“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習近平
近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我國的經濟奇跡,特別是改革開放這40多年里,民營經濟功不可沒。習近平曾強調:“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
如何讓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習近平從政以來做了很多好的示范,今天我們一起學習。
勞動致富不是錯
正定的順城關村,劉小果大娘家一直珍藏著一本獲獎證書,這本證書是授予她丈夫甘國田的,證書內頁寫著:種花專業戶,一九八四年純收入14000多元。授予率先致富獎。批準人之一正是時任縣委書記習近平。
不過,上臺領到一輛自行車和300元獎金的甘國田心中仍有疑慮:以前只有勞模受表彰,誰知道種花的萬元戶,也能當先進、上臺領獎?
老甘為何有此一問?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左”的思想干擾仍影響著正定,“大包干”搞不搞?不少領導認為寧可再等等上級文件,也不能“冒這個尖”;一些干部把先富起來的農民看成是搞歪門邪道的,因干涉農民種瓜引發的留村“拔瓜事件”還曾轟動全國,一度讓正定人談“富”色變,習近平下決心改變這種偏見。
“治國之道首先裕民,民富才能國強?!碑敃r,正定從事農業的人口占70%,其他行業的占30%。習近平認為,應該讓這兩個比例顛倒過來——讓70%的人去搞多種經營,讓工業、副業、旅游業收入占70%。這樣群眾生活才能改善,經濟才能發展。
1983年10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了全縣第一次大型商品生產會議,會期長達5天半,習近平明確提出,“要繼續放寬政策,搞活農村經濟,使農民有更多的發展余地,這是時代的要求,黨的要求,農民的希望”,“正當的勞動致富,都是無可指責的,必須大力支持”。
正定有個農民科學愛好者張新立,喜歡鉆研無線電技術,自己辦了個春光電器廠,研制的舞臺燈光設備填補了國內空白。習近平聽說后馬上去廠里看演示效果,看后非常高興,主動詢問廠里有什么困難,還需要什么支持。
為了給產品打開銷路,習近平在北京組織了一個“彩色燈光聲控器研討會”,結果在新中國成立35周年大慶的很多舞臺上,張新立的產品都大放異彩,習近平還親自給他頒發了一個自學成才獎。
2018年9月27日,習近平在遼寧忠旺集團考察
“晉江經驗”
離開正定,習近平來到改革開放的前沿廈門,但是當時的特區卻不像他想象中那樣開放和先進。習近平首先從“發展戰略”這四個字入手,組織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廈門大學等大約100來人分21個專題進行研究,最終制定了《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這份發展戰略首先解決特區要發展什么經濟的問題:明確了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為廈門經濟特區發展指明了方向。
如今的福建省是民營經濟大省,有70%的GDP、70%的稅收、70%的科技成果,80%的就業都是民營企業創造的,這其中,連續25年位居福建省縣域經濟總量第一的晉江不得不提。
2002年,習近平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中,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形容晉江的快速發展: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礎上再造一個晉江。
富則富矣,卻是“低端競爭,富而不強”,1999年,調研中的習近平提出了晉江之問:面對新世紀、新形勢,晉江經濟發展下一步該怎么辦?
習近平7次來到晉江調研,重點走訪了恒安、潯興、親親、優蘭發、環球等民營企業,與民營企業家們交流談心,經常一個廠一呆就是一個多小時。每到一個企業,他都仔細詢問有沒有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市場是怎么開拓的,民營企業要怎樣才能做大,存在哪些困難。
2002年,習近平將調研后的思考整理提煉,撰寫成兩篇文章,先后刊登于《人民日報》和《福建日報》,總結出了“始終堅持以誠信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處理好發展市場經濟與建設新型服務型政府之間的關系……”的“晉江經驗”。
在福建,習近平要求官員要既親商,又要富商,為企業搞好服務,讓企業賺到錢,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企業過來。上世紀90年代,曹德旺的福耀集團規模還比較小,由于建設廠房等因素造成資金短缺,企業陷入生存難題。
習近平聽說后作出指示:“思想要解放,辦好現有的企業就是最好的招商,要全力支持他?!痹诋數卣畮椭拢R瘓F獲得了法國企業的注資,和農行的1億元貸款。政府無私地“搶救”了福耀,才成就了現在的“玻璃大王”。
2017年1月,當習近平身著一件“安踏”運動羽絨服考察冬奧會籌備工作時,這份對民營企業品牌的支持和鼓勵,令福建的民營企業家們倍感振奮。
“兩個毫不動搖”
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同年11月,習近平來到同樣是民營經濟大省的浙江任省委書記。
2003年1月,習近平視察吉利汽車研究院后說:“像吉利這樣的企業,如果我們不加以大力扶持,那我們還去扶持誰呢?”
主政浙江期間,習近平走訪了許多民營企業,為民營經濟發展親自設計“路線圖”?!鞍税藨鹇浴敝械牡谝粭l就提出“進一步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大力推動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p>
2003年3月15日,習近平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再創浙江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新優勢》,敏銳地指出浙江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過程中“某些政策和不公平待遇依然存在”,“對私營企業主和企業員工合法權益的保護有待加強”等一系列問題。
習近平還提出了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四個不限”和“四個有”。即:
對個私經濟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發展速度、不限經營方式、不限經營規模。
使個私經營者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惠、事業上有作為。
習近平曾生動地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打了個比方:小孩子成長太快,而衣服太小,得“給成長快的孩子換上一件大衣服”。2003年7月1日,習近平在《經濟日報》上又提出了“三個一切”:
破除一切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束縛!
改變一切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做法和規定!
消除一切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和政策制約!
十八大以后,習近平更是多次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其實,每次出訪,習近平都會帶著優秀的民營企業“走出去”。2016年6月,習近平和波蘭總統一起出席中歐班列首達歐洲的儀式。儀式結束后,習近平向波蘭總統介紹了TCL董事長李東生,此次專列中41個貨柜有33個都是TCL的。今年6月的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緊密的行程中,習近平和普京特地參觀了長城汽車圖拉州工廠,兩國元首分別在一輛哈弗汽車引擎蓋上簽字。
2018年,民營企業發展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雜音。在去年11月1日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直面問題:“任何否定、懷疑、動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都不要聽、不要信”,“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寫入了憲法、黨章,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p>
習近平結合了自己的從政歷程談到:“無論福建、浙江還是上海,我們恰恰是在實踐中認識到民營企業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作用,更加堅定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解?!?/p>
“總之,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制度。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p>
編輯:張 穎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