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來看粵菜師傅河源客家菜工程,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客家菜師傅,他是一位特級中式烹調師,致力于客家菜的創新研發的他,做出了一道道讓食客味蕾驚艷的客家美食,接下來就一起認識一下這位客家菜師傅——古紅亮。馬上來看看他的絕活。
眼前穿著一身白色廚師服的就是古師傅,做粵菜出身的他,做起客家菜來絲毫不遜色。今天,他要為我們露一手最近新研發的冬至滋補暖胃菜肴——養生鴨。鴨子需選用放養、有近三斤重的,在表面涂上特制的調味料后,古師傅便開始給鴨子進行“全身按摩”。
客家菜師傅 古紅亮:
全身按摩就是把鴨子的每一個部位按實,把我們自制的調味料,保證完全入味。
給鴨子做完“按摩”后,古師傅往鴨肚子塞入當歸、紅棗,桂圓肉、枸杞等滋補藥材,再加入客家黃田黃酒,慢火燉至一個半小時。一道香味撲鼻的養生鴨便出鍋了。
客家菜師傅 古紅亮:
它能夠滋陰養顏、暖胃、滋補。冬季很適合的一道菜肴。
古師傅樂于創新客家菜品,他認為,傳統客家菜不注重外觀,缺乏視覺效果,他希望把自己所學運用到研發新派客家菜中,也就是在保留客家菜傳統口味和做法的同時,改變菜品調料,注重擺盤、外觀,把客家菜做成一道藝術品呈現給食客,讓食客味蕾大開的同時,視覺也得到了享受。
古師傅是東源縣半江鎮人,17歲開始便到廣州學廚,主要學習粵菜的烹調技術、雕花、刀工等,一路拼搏考取了現在的特級中式烹調師證。他曾經在上海、北京等地工作過,一個新的環境對他來說就像一本新課本,需要學習適應,但唯一不變的,是做廚師的那份初心。
客家菜師傅 古紅亮:
作為資深廚師而言,我覺得應該堅持廚師的品德、廚德,不斷地教育新學員,帶領他們發揮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達到一個品德、廚德一個美好的境界。
經過15年的闖蕩,古師傅回到自己家鄉河源。目前,他在市區新時代名門酒樓擔任廚房管理工作。古師傅經常對徒弟說,廚師就要像藝術家一樣,尋找新鮮食材,烹制新菜品,并通過我市實施的粵菜師傅河源客家菜工程,與更多的廚師互相學習切磋廚藝,傳承和創新客家菜。
客家菜師傅 古紅亮:
我會把我自己做的客家菜傳承下去,并且不斷地創新,發揚客家菜。
全媒體記者:劉菲菲 劉力維
編輯:楊 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