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今年重陽節(10月7日,農歷九月初九,星期一)適逢國慶假期,根據民俗習慣及往年情況,預計會有大量市民自發前往全市各登高點登高祈福。
貼心的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河源最適合登高的好去處,請查收。
不過,登高也要量力而行,選好登高去處,別忘了文末登高注意事項哦!
河源市區梧桐山
梧桐山公園坐落于河源市東環路以東、河紫路以北,距河源市中心僅5公里,是以登山為主題,集自然、生態、觀光、運動、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海拔335米,公園占地面積近3000畝。
梧桐山以青山碧水、奇花異草、溪流湖沼為主體,充分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發展理念,巧妙結合客家文化、園林文化、人文歷史和現代文明的文化特色。
筆架山
筆架山位于河源市區西北方萬綠湖邊,因山峰起伏如筆架而得名。筆架山風景區建有多處觀景臺,順石級登上山頂,東望市區全景盡收眼底,西眺萬綠湖碧波悠悠,可一覽新豐江水電站大壩。山風習習,令人心曠神怡。
越王山
越王山位于江東新區古竹鎮的東江河畔,方圓2平方公里,是丹霞地貌風景區。其發育于河源盆地,面積約7.5平方公里。主要自然景觀包括巖峰(越王峰及其后山)、洞穴(面壁巖、千福巖、三圣巖等)、丹崖赤壁、一線天、跌水、林木、人工湖等。在這里,丹崖赤壁和巖峰因其特殊的巖層(紅色)和外力(崩塌和流水等)因素的作用,形成了各種各樣極富觀賞價值的景觀。
東源桂山
桂山是河源最高的山峰,它面對著萬綠湖,整個風景區依山環水,自然風光十分優美,這里有北回歸線上少有的原始次生常綠闊葉林,有131種走獸和112種飛禽。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這里的負離子比都市中多好幾倍,空氣很清新,被譽為“天然氧吧”。
牛峙山
位于燈塔鎮的牛峙山是一座陡峻的山。每到重陽節時,當地與附近的人都喜歡去登高望遠。據說牛峙山海拔888米。山體十分陡峭,挺拔聳立。上山是條蜿蜒的小徑,小徑上鋪著的都是暗色峰窩石。當地人都說這些石頭比別的石頭要輕,是神仙顧念山民挑石上山太艱難而化變的,所以叫仙石仙路。
缺牙山
缺牙山位于曾田圩鎮西南面的群山之巔,海拔1063米,距離河源市大約95公里。
缺牙山原名西南壽山,因主峰裂開一道十余米的大缺口,狀似缺牙,故被稱之為缺牙山。離“缺牙山”兩公里處,有座海拔1125米的“蟬子頂”,被稱為河源屋脊。
龍川霍山
霍山位于龍川縣境內,具體位置在田心、石坑、鐵場三鎮交界處。距縣城47公里,距河源市區146公里,方圓10公里,海拔550米,為廣東七大名山之一,屬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譽。
七目嶂
七目嶂位于龍川縣紫市鎮與梅州市五華縣長布鎮交界點,山脈橫跨梅州市五華縣、河源市龍川縣兩縣,屬省級自然風景保護區。登上山峰,可眺望周圍五華、豐順、龍川、紫金等七縣市,故稱七目嶂。
這里蘊藏著豐富珍稀的動植物資源,有著無數迷人的自然景觀,被譽為“物種寶庫”的粵東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大帽山
大帽山位于龍川縣義都鎮南部,是嶅山的主峰。海拔1175米,奇峰秀出,氣勢雄偉,蒼翠欲滴,景色絕佳。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為其壯美神奇而縱情放歌,并留下了不少的詩畫名篇佳作。龍川古八景,嶅山占其二。蘇東坡有詩曰:“嶅湖湖水漾金波,嶅頂峰高秋雪多;太乙仙巖吹鐵笛,東山暮鐘涌彌陀;龍潭飛瀑懸千尺,梅村舟橫客眾過;縱步龍臺閑眺望,合溪溫水匯長河”。主峰大帽山,直刺藍天,峰近九霄。晴天麗日,碧空萬里,立于峰巔遠眺,千峰盡萎,嶺似細浪,萬千氣象。
紫金武頓山
武頓山位于紫金縣城東南的南嶺鎮東南面,海拔1233米,為紫金縣第一高峰。武頓山有大武頓、小武頓兩峰,大武頓渾圓雄偉,小武頓峭聳秀拔,是韓江上游琴江的發源地。明時,曾為“牛牯都”屯兵之所。山上有搖劍石、磨子石、雞啼石、狗頭石、臘燭石,山腰有“畫眉磜”等景觀。若天清日朗,立于山巔可見日出,可遠眺陸豐、海豐、惠東三縣之境。
天子嶂
天子嶂,原名是天字嶂,座落于紫金縣城以西19公里,青溪和九和鎮交界處,方圓20多平方公里。天子嶂山體由花崗巖石組成,山脈由西向東延伸,與雞公嶂、雞乸嶂相連,主峰海拔775米,群峰縈繞,樹木蔥蘢,景色秀麗。
和平東山嶺
東山嶺位于和平縣城東側和平河畔,距縣政府僅300米,海拔301米,相對高度143米,山坡極為陡峭。登上“東山嶺”,整個和平縣的美景盡收眼底。
仙女靈石
和平縣陽明鎮東北15公里處,有一奇峰取名為“仙女靈石”。海拔830米,云霧繚繞,氣勢磅礴。登高遠眺,數十里風光盡收眼底。峰下有古廟、清泉、巖洞,為人們登高望遠的好去處。
連平
南山公園
連平南山公園,樹木蔥郁,風景秀麗,是連平城南面的“綠色屏障”,為縣城居民休閑娛樂健身之地。山上建有長廊、亭閣、山中、林蔭草地,是縣城的“天然氧吧”。站在南山頂,整個連平城盡收眼底。
在南山頂上朝看日出東方,暮賞落日彩霞,夜觀縣城黃金水道流金溢彩,堪稱連平縣城一大景觀。
黃牛石頂
連平黃牛石頂,號稱“粵北第一峰”,海拔1430米,位于贛粵邊界,為九連山脈主峰。據說該主峰有一巨石,形似黃牛,頭枕在江西,身軀在廣東,“黃牛石峰”因此而得名。
登高注意事項
秋季登高不僅可以調心養肺,提高內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但登山要注意以下幾點:
1、登山前準備:
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登山地點和時間,盡量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山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來適應天氣溫度。如有條件,在活動之前,要適量飲用糖開水,以防低血糖、頭暈、出虛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應。
2、上山時注意:
登山時,上身向前傾,彎腰屈腹,穩步踏地前進。途中如果出現氣喘、缺氧等癥狀時,不要勉強前進,年老有病者更應量力而行。
3、下山時注意:
上身微微后傾,凸腹屈膝,重心稍向后移,步速宜緩慢,步幅小而穩妥。盡量避免在山中的冷風口逗留過長時間,以防身體著涼。
4、登山后要多喝水:
秋季因人體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運動量不宜過大。運動后要多喝開水,宜吃些蘋果、梨、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腫痛。
另外,有四類人不適合登山:
1、腿部有疾病的人,比如關節炎、骨關節病和骨質疏松癥;
2、冠心病患者,爬山時體力消耗較大,血液循環加快,身體負擔加重,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
3、癲癇病患者,一旦癲癇發作,有生命危險;
4、眩暈癥患者,容易摔倒。
編輯:張 穎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