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家團聚的時候
河源有一群人在城市的各個地方
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他們就是
志愿者
客家文化公園是市區主要的文化活動場所,在春節期間更是游人如織。在客家文化公園南門的志愿驛站,則成為河源志愿服務事業的一個重要窗口。從大年初一起,志愿者林濤就帶著家人在驛站做志愿服務,每天都堅持做志愿服務活動6個小時。
2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志愿驛站時,看到不時有市民前來尋求幫助。利女士跟家人散步時覺得渴了,就來驛站喝水,她說自從有了志愿驛站,他們出來游玩都方便了很多。市民利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經常來客家文化公園玩,想喝水時可以來志愿驛站,還有想去哪個地方不認識路,也可以詢問這些志愿者。據介紹,“志愿驛站”不僅為市民提供飲用水,還有免費的充電服務。在三四平方米的空間里有一臺飲水機、一些休息椅,還有圖書、地圖、旅游手冊、雨傘等。
林濤告訴記者,春節期間,他們每天都是忙得根本沒機會停下來休息,在大年初一,他們給廣大市民提供免費飲水服務就達2000多人次,整個春節期間平均每天都有800多人次。
林濤是河源市亮點志愿者服務中心志愿者、客家文化公園志愿驛站站長,參與公益志愿服務5年多,受益人數4000多人次,志愿服務時長累積3000多個小時。工作中多次獲得“優秀員工、愛心大使”等稱號。2015年開始參加志愿服務,2017年成為注冊志愿者,參與活動共有100多場,服務時長有1400多個小時。她積極參加關愛孤寡老人、關愛留守兒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萬人簽名墻活動、平安河源等志愿活動,活躍在志愿服務第一線,用一顆愛心溫暖著需要幫助的人,用行動帶動著身邊的志愿者,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踐行在每一次的志愿服務中。
在今年春節時,她與家人商量選擇過不一樣的春節。從大年初一起,她就與丈夫帶著兩個孩子開始在志愿驛站值班,選擇做志愿服務過大年。她告訴記者,當初自己做出這個決定時,丈夫也很理解和支持。她說,通過參與志愿服務能讓孩子們懂得感恩、付出、愛心、分享,收獲快樂,小朋友會在學習和做人上更上一層樓。
當記者問林濤,春節期間不去走親訪友嗎?她卻自豪地告訴記者,她的很多親戚本身也是志愿者,大部分在春節期間也在做志愿服務,所以也很理解和支持她在春節期間做志愿服務的初衷。
林濤的兒子叫鐘林,是市一中的初中生。他告訴記者,參加志愿服務之后讓他青春躁動的心平靜了許多,除了上學和寫作業,更多的時間是在參加志愿活動。
編輯:楊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