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不僅是單純的物質富裕、產業興旺,更重要的是村民的生計發展和鄉風文明。社會工作參與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在東源縣仙塘鎮社會工作服務站,有這樣一個小伙子,他奔走在鄉道上,為需要幫扶的村民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貼心的服務實實在在贏得了群眾的好評。
仙塘鎮社會工作服務站是廣東省民政廳“雙百計劃”項目在全省200個鎮(街)建立的社會工作服務站之一,于2017年6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社工們以弱勢群體和困難人群為服務對象,駐村入戶、深入基層,切實了解群眾需求,積極鏈接服務資源,努力排除政策落地“最后一米”的障礙,促進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政策的實施。
廣東社工“雙百計劃”社工督導中心主任 甘麗梅:
主要是以婦女組織建設還有兒童青少年的社區教育這兩條主線,在推進這個仙塘社工站的各項工作。
王健就是仙塘鎮社工站的其中一員。大學畢業后,他扎根仙塘,從大學生村官到仙塘鎮社工站副站長,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熱愛都獻給了仙塘。2017-2018年度榮獲廣東社工“雙百計劃”河源地區“優秀社工”稱號;今年3月還被東源縣民政局評為“優秀社工”。
仙塘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副站長 王?。?/strong>
因為有之前的四年的工作積累吧,然后跟這個土地也產生了感情,跟我們的群眾也產生了感情,所以也是機緣巧合,通過考試應聘到我們社工站。
自仙塘鎮社工站成立以來,王健和他的同事們累計服務3000多人次。他們用腳丈量仙塘土地,走出了一片“社區資源地圖”。
仙塘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副站長 王?。?/strong>
日常工作就是每天走入村居去走訪,然后一邊工作一邊開展行動研究。通過行動研究,我們可以挖掘到社區的一些問題、需求和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那么根據這些問題,我們就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來去幫他們解決。
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是王健日常的工作模式。聊農事、話收成,王建與村民建立起深厚的情誼,訪問民生訴求,解決民生實事,通過這些努力,實實在在幫助村民們提升了幸福感。
仙塘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副站長 王?。?/strong>
雙百社工是以“三同”為切入點來開展我們的日常工作,通過同吃同住同勞動更好地與我們村民群眾建立情感關系,然后聚集我們的人氣,更好的服務到我們的群眾。
村民們從原來不知道社工是什么,現在見到社工們來都笑臉相迎,喜出望外。羅秀霞就是他們的幫扶群眾之一,社工們了解到她符合低保政策后,便耐心給她講解,協助她成功申請到了低保;還常常與她嘮家常,鼓勵她做手工賺錢增加收入。羅秀霞的生活,因為社工的到來開始有了盼頭,人也變得開朗起來。
仙塘鎮群眾 羅秀霞:
很感謝社工帶我去鄉鎮府申請低保。多虧阿健他們經常來了解,來幫助我生活,我很感謝這一群社工。
工作兩年,王健與村民以心換心,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在采訪中他告訴記者,接下來他將帶領團隊進一步加強對民政對象和邊緣弱勢群體的精準服務,繼續加強以青少年、婦女為主要群體的服務,打造出既符合仙塘實際,又突能出仙塘服務亮點與特色的“一站一品”。
全媒體記者:張煒聰 劉力維
編輯:楊 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