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藥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備受關注的民生大事。近年來,我市食品藥品安全狀況持續向好,從生產到流通再到銷售各環節的全流程、全鏈條監管,筑牢了食藥領域安全防線,守護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在市區文祥路的一家藥店記者看到,在進門處放置了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小綠箱”,居民們可以通過回收廢棄藥更換小禮品,得到了附近不少居民的好評。
市民謝女士:家里面有小孩子,有老人家,囤的藥比較多 ,家里的(過期)藥品不知道扔還是不扔,放在家里面也不能吃了,然后扔掉又怕是會污染環境,也怕有人會回收回去然后重新出來賣,所以我覺得有回收藥物還是挺好的。
藥店負責人陳妙珍:自從這個小綠箱過期回收藥品放到我們店里來,顧客從這里經過也會進來咨詢,還有顧客進店買藥我們也會去宣講,家里有過期的藥品可以拿到我們店里來。我們會進行統計一起回收,回收到一定數量,我們會拿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那里去處理銷毀。
為了確保群眾的身體健康,防止家庭過期藥品進入社會和亂投亂放導致的環境污染,2023年11月,我市開展了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小綠箱”健康守護行動。此外,我市還積極推廣24小時購藥模式,推動傳統藥店向社區健康便利店轉型,打造“15分鐘夜間購藥圈”。
而在食品方面,去年,市市場監管部門積極做好食品藥品抽檢監測工作。據統計,2023年,共完成食品檢驗19094批次,抽檢覆蓋33個食品大類。在41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2023年共快檢154378批次,處理不合格農產品1360.46公斤。有效防控了食品安全風險,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河源市食品檢驗所所長黃遠標:當前食品抽檢工作突出地方特色產品,校園食堂及校園周邊等品種和區域,進一步增強抽檢的針對性和靶向性,有效防控了食品安全風險,確保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成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促進食品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監督檢查,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助推食品藥品行業發展。據統計,2023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幫助35家食品生產企業、103家小作坊升級提檔,全市獲證生產企業比2022年增加21家。開展藥品化妝品抽檢,強化綜合治理;2023年共完成藥品抽檢550批、化妝品抽檢70批,查處食品安全案件753宗,藥品(含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案件371宗。
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蒙立新:(接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加大對重點品種、領域、行業、時段的檢查,有針對性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以高質量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為我市加快實現綠色崛起作出應有貢獻。
全媒體記者:周欣媛 鄧勇輝
一審:葉美祺
二審:許志武
三審:巫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