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新房子,本來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很多人為了省事,會將房子交給裝修公司。但是如果在裝修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所謂的“省事”可能就會變成困擾。近日,正在裝修房子的市民李先生就遇上了這樣的事情。
李先生的新房位于江東新區。
近日,民生一線記者在李先生的新房看到,室內裝修已經進入了尾聲,但他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李先生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他與市區一家裝修公司簽訂了合同,開始對房子進行裝修;但是當工程接近尾聲的時候,他卻發現雙方在結算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市民 李先生:
問題的關鍵就是跟他簽訂了一個合同,合同前期沒有提供一個詳細的材料和人工的一個預算清單給到我這邊,然后后續它會出現這么多的問題。
李先生表示,當初在簽訂的合同上,除了按照樣式范本以外,只約定了總價和支付方式,其他包括材料、人工等詳細的清單并沒有在合同上體現。后來,在他的強烈要求下,裝修公司才提供了相關數據。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實際結算與所謂“套餐”價格相差太大,讓他感到非常吃驚。對此,李先生曾先后多次找到了裝修公司,希望以實際產生的費用進行結算,遭到了裝修公司的拒絕。
市民 李先生:
按照實際的話,這個材料費大概5萬塊錢左右,人工費也是5萬塊錢左右,包括設計費、管理費,這些加起來也就11萬塊錢左右。如果按照他那邊套餐的話,套餐合同價是132800元,然后他也給我算一些增加項目,增加的話大概也要四五千塊錢,加起來有14萬左右。
那么,事情真的如同李先生所說的嗎?記者幾經周折也聯系上了裝修公司的相關負責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裝修公司一直以來都是以“套餐”的模式開展相關業務。當初與李先生所簽訂的合同也是按照“套餐”的形式;出于對客戶的負責態度,才將公司的內部清單提供出來;但這并不影響生效合同的約定。同時,該負責人也坦言,“套餐”價格與實際造價之間會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但客戶仍然需要按照合同約定,按照套餐價格進行結算,而不是按實際造價進行結算。
裝修公司相關負責人
我們是做套餐的,我們肯定有的地方就是虧錢的,有的地方我們可能是賺的。做套餐包多少錢你認可,這個都是雙方達成一致的,也不是說我逼著你簽的。
對此,記者也咨詢了相關的法律人士。律師鄒光彬表示,套餐合同其實等同于裝修施工合同,除非合同上有相關條款明確變更情形,否則合同雙方必須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
律師建議雙方通過協調解決爭議。
截止到記者發稿,雙方仍各持己見未達成一致意見……
全媒體記者:楊海 王猛
編輯:楊 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