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至20日,200名河源籍美術專業、音樂專業和醫學專業重點本科院校青年人才回河源參觀交流。
他們去了哪?說了啥?對家鄉感覺怎樣?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19日晚在市文化廣場舉辦的河源青年人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返鄉巡禮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歌頌祖國·唱響河源”文藝晚會,在全體表演者深情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中圓滿落幕。參加活動的200多名河源籍返鄉青年人才、300多名本地青年人才,以及現場市民群眾紛紛揮舞著手中的國旗,和聲歡唱,放聲高歌,用歌聲、掌聲、歡呼聲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展現河源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前程之美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把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走出“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的理念和目標,進一步營造河源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環境,18-20日,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開展了河源青年人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返鄉巡禮之畫河源、唱河源、醫學人才河源行系列活動,通過歌頌祖國、唱響河源,展現河源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前程之美。
全面客觀了解快速發展的河源
參加此次活動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河源籍美術專業、音樂專業重點本科院校青年人才100名,河源籍醫學專業重點本科院校青年人才100名,通過回家鄉河源走一走、看一看,全面客觀了解了快速發展的河源,充滿朝氣的河源,充滿希望的河源。
青年人才匯聚一堂 共同唱響愛國之歌
19日晚,200名返鄉青年才俊和300多本地青年人才匯聚一堂,在河源文化廣場舉行青年人才返鄉巡禮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唱河源專題晚會。
此次晚會由返鄉的音樂人才、部分美術人才與本地青年人才共同演繹,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表演者精彩的演出,配上現場歡呼聲、掌聲,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尤其是全體演員飽含深情地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國》,全場觀眾不約而同地起身,揮舞著手中的小國旗放聲高歌,整個現場成了歌聲的世界、國旗的海洋。
星海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二年級學生周棵說,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好,也注重文化藝術的發展,為青年人才提供很多發展機會,將來會考慮回河源就業。
河源人才政策逐漸完善
古往今來,人才都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要把我們的事業發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牢固樹立強烈的人才觀,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發展理念,并把它作為一項人才強市戰略深入推進,先后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招才引智政策,拿出真金白銀,拿出硬實招,大力引進培育各類高層次人才,有力地推動了河源經濟社會發展。
去年以來,河源共引進副高以上職稱和碩士以上學歷人才400多名,培訓各類人才10000多人次,開展專家學者交流對接活動2000多場次,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和各類名家名師工作室一大批,市人才驛站已經正式試運營。經過多年的努力,河源的人才政策逐漸完善,人才開發工作實現了開好局、起好步的良好局面。
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回鄉發展
活動期間,美術人才還到鏡花緣景區采風繪畫;醫學人才到鄉村進行義診,到醫療機構參觀交流;青年人才還到市博物館、萬綠湖景區參觀,并參加“粵菜師傅”工程品鑒會。返鄉青年人才們盛贊道:“家鄉的變化令人驚嘆,更令人自豪?!痹趶V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學習的楊晉,目前在惠州一家醫療機構實習,通過到河源醫療機構參觀交流,他說,醫療和科研水平比以前有較大的提升,畢業后將會考研究生,提升自己的能力,再回河源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期間,青年人才代表還與河源市人才驛站簽訂了就業意向書。通過本次系列活動將更好的展示河源,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回鄉發展,共同建設美麗河源。
編輯:田靜雯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