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布第四批綠色制造名單
其中,602家綠色工廠
371種綠色設計產品、39家綠色園區
50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上榜
廣電君發現
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上榜“綠色園區”
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加強綠色制造名單與相關產業政策的銜接,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引領本地區制造業綠色轉型。同時鼓勵各地發布本地區綠色制造名單,擇優向工信部推薦,并研究出臺配套支持政策,積極營造有利于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政策環境。
一起來看文件全文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關于公布第四批綠色制造名單的通知
工信廳節函〔2019〕19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和《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打造綠色制造先進典型,引領相關領域工業綠色轉型,加快推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6〕586號)和《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推薦第四批綠色制造名單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9〕45號)要求,我部組織開展了第四批綠色制造名單推薦工作。經申報單位自評價、第三方機構評價、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評估確認及專家論證、公示等環節,確定了第四批綠色制造名單。其中,綠色工廠602家、綠色設計產品371種、綠色園區39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50家(詳見附件1-4),現予以公布。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強綠色制造名單與相關產業政策的銜接,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引領本地區制造業綠色轉型。鼓勵各地發布本地區綠色制造名單,擇優向我部推薦,并研究出臺配套支持政策,積極營造有利于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政策環境。
二、列入我部前四批綠色制造名單的單位,應于每年4月底前通過公開渠道對上一年度綠色制造水平指標進行自我聲明,鼓勵按年度發布企業綠色發展報告,展示綠色制造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
三、我部將進一步加強對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作的指導,督促相關單位持續保持先進性。適時組織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列入前四批綠色制造名單單位進行復核,對不再符合綠色制造評價要求,特別是存在弄虛作假、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環境污染問題的單位進行除名。對第三方機構的評價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抽查,經核實存在嚴重不良行為的評價機構,后續一定時間內我部將不再采信該機構出具的評價報告。
附件:
1.綠色工廠名單
2.綠色設計產品名單
3.綠色園區名單
4.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名單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19年9月2日
恭喜
河源高新區
又榮獲一個國家級的稱號
河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批準時間:2015.02
主導產業:電子信息、精密機械制造
河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河源高新區,于2003年6月啟動開發建設,2011年8月被廣東省政府授予省產業轉移園“十大重點園區”,2015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高新區。7個年度(2010-2015、2017年)獲得省示范園考核優秀,是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工信部入選“綠色園區”、中國電子信息行業首批重點推介產業園區、省手機生產基地、省市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太陽能光伏)基地、省循環經濟工業園、省市共建新一代移動通訊終端產品制造基地,2018年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在124名。
經過近16年的發展,園區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25平方公里,累計引進工業項目330多個,投資總額超過650億元,投產企業240多家,先后引進中興通訊、阿里巴巴、農夫山泉、龍記集團、漢能光伏、中光電、美晨通訊等行業巨頭,規模以上企業111家、高新技術企業45家。擁有兩個國家級孵化器和國家手機檢測中心,初步形成了以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以模具為主的精密機械制造兩大主導產業,以及太陽能光伏、食品飲料、新能源、軍民融合等特色產業。園區以全市1.5/1000的土地,產生了對全市1/3的經濟貢獻,是河源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工業發展的主戰場。當前,河源高新區圍繞打造“創新高地、產業新區、生態新城”的目標,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為最大的“綱”,致力在園區創新、產業聚集、科技創新、產城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延伸產業的牽引區和引領河源發展的科技新城、產業新城。
編輯:楊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