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0年7月24日在日本東京揭幕,距今還有整整一年。隨著奧運會的腳步日益臨近,東道主的各項籌備工作也進入收尾階段。中國健兒的備戰計劃,迎來了最重要的沖刺年。
一半以上新建永久性場館竣工測試賽陸續啟動
作為亞洲首個兩次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城市,東京將為本屆體壇盛會投入總共43個場館,包括8個新建的永久場館、25個現有場館和10個臨時場館。其中25座場館位于東京都內,17座分布在東京都外。
東京奧組委于本月初發布消息稱,目前奧運會的籌備工作進展順利,一半以上的新建永久性場館已經竣工。例如,羽毛球賽場武藏野森林綜合體育場已于2017年11月投入使用,射箭賽場夢之島公園也在今年4月竣工。
△日本東京,航拍日本新國家體育館
隨著場館建設取得進展,各單項的奧運測試賽也已陸續展開。據悉在2020年5月之前,將有超過50項測試賽在東京舉行,其中不乏世錦賽、世界杯等高級別賽事。但各項測試工作并非一帆風順,像首場沖浪測試賽就暴露出不少問題。這場測試賽在千葉縣的九十九里海岸進行,比賽不僅由于大霧被推遲了一個小時,且當天過小的海浪也影響了選手們的發揮。
△當地時間6月1日,2020年東京奧運會火炬手服裝樣式公布,擔任接力官方大使的日本演員石原里美現場試穿并展示了火炬手的制服。
為解決交通問題 今夏推動實施彈性工作制
東京奧組委面臨的考驗還不止于此。住宿與交通是歷屆大賽組織者需要妥善處理的兩大難題,東京也不例外。相關預測顯示,在2020年東京奧運期間,在以東京為主的首都圈地區,相關人員及觀眾人數總計將達到1000萬以上,其中部分擁堵線路的鐵路乘客人數預計會比平時增加一成左右。
為此,東京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應措施,并將在今年夏季推動當地企業實施彈性工作制以避開上下班交通高峰,或在單位以外場所進行遠程辦公,并要求物流公司調整物品配送時間及路線。當地政府希望通過今夏的試行以驗證舉措效果,從而在2020年東京奧運期間采取更完備的對策。
△2020年東京奧運會吉祥物機器人Miraitowa,該機器人將用于支持東京2020年奧運會和殘奧會
屆時客輪將當酒店賽事籌備進入收尾階段
另據日媒報道,考慮到東京奧運會期間將有大量外國游客涌進日本,將致酒店旅館緊俏,當地政府計劃于賽時在東京都、千葉縣、神奈川縣3地的5個碼頭設置“郵輪酒店”的停泊港,將客輪作為酒店使用,以解決這一問題。
此外,東京奧組委還在同時推動志愿者進修、防暑降溫對策等進程。相關負責人表示,奧運籌備工作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
中國健兒備戰如何?沖刺中期待更多驚喜
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在中國代表團所斬獲的夏奧金牌中,超過7成來自于跳水、舉重、射擊、體操、羽毛球、乒乓球等6個大項,因此這6支隊伍被視為摧城拔寨的主力軍,其備戰狀況也最受關注。
△7月19日,中國選手王涵、施廷懋合影。當日,在韓國光州舉行的2019游泳世錦賽女子三米板決賽中,中國選手施廷懋以391分奪得金牌,另一位中國選手王涵以372.85分摘得銀牌
素有“夢之隊”之稱的中國跳水隊剛剛從光州世錦賽上凱旋而歸。12金4銀1銅的驕人成績不僅再創歷史紀錄,“夢之隊”還包攬了全部8個奧運項目的冠軍,這充分展現了隊伍前一階段備戰的積極成果。
盡管奧運測試賽成績喜人,但中國舉重隊沒有一絲懈怠,回國后立刻投入夏訓第2階段,以備戰9月將在泰國舉行的世錦賽。這不僅是東京奧運會最重要的“前哨戰”,也是事關奧運會參賽資格的關鍵戰役。
“今年多拿席位,明年多拿金牌”,中國射擊隊給自己設立的標準,也可視作“六大王牌”的共同目標。
△資料圖 | 中國女籃奪得3對3世界杯冠軍 FIBA官網截圖
奧運備戰辦主任劉國永表示,根據2018年世界大賽成績和今年上半年大賽成績分析,中國軍團總體競技實力和水平呈現回升趨勢。“我們的成績有喜有憂,但是喜大于憂。盡管壓力很大,挑戰很大,競爭非常激烈,但是中國軍團上上下下還是憋足了勁,我們有信心打好這場硬仗。”
如他所說,不僅“六大王牌”依然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來自游泳、田徑、自行車、擊劍、跆拳道、水上等項目的運動健兒也在力爭朝夕,他們讓中國代表團的沖金點分布更加立體。例如在日前于布達佩斯舉行的2019年擊劍世錦賽中,由許安琪、林聲、孫一文、朱明葉組成的中國隊決賽“一劍封喉”,時隔4年重奪世錦賽女子重劍團體冠軍。
△時隔4年重奪世錦賽女子重劍團體冠軍
更令人欣喜之處在于,進入東京奧運周期以來,中國健兒已在多個非傳統優勢項目中取得歷史性突破。
自6月至今,中國男子射箭隊奪得世錦賽反曲弓團體冠軍,中國女籃奪得3對3世界杯冠軍,辛鑫摘得世錦賽公開水域女子10公里金牌……他們為中國體育填補了各自所在項目世界大賽冠軍零的空白。
△孫楊在2019年光州世錦賽上
據不完全統計,算上23日晚孫楊、徐嘉余在游泳世錦賽上獲得的冠軍,在東京奧運周期內各單項世錦賽的奧運項目中,中國健兒已累計斬獲逾40枚金牌。這一成績僅次于美國隊,大幅領先于喊出要在本土奧運會上奪取30塊金牌的日本隊。
在東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年之際,我們有理由對中國體育健兒報以更多期待。
編輯:張穎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