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陰、小雨。行程90里,已進至廣東省南雄縣境。這里是游擊區,上午4架敵機轟炸,三連傷3人,死4人。”在紅一軍團一師三團黨總支書記肖鋒的日記里,記載著紅軍長征抵達廣東韶關南雄時的戰況。
南雄是紅軍長征入粵第一站,也是廣東著名的革命老區。在這段風雨如磐的長征路上,許多動人的故事至今保留在當地人的記憶里。
“魚兒離水活不成,咱離開老百姓就不能打勝仗。老百姓愛護咱如同愛兒郎,咱愛護老百姓如同愛爹娘?!痹跒蹀熸傂绿锎澹?2歲的李梅德老人一遍遍為記者唱著這首歌。這是他年幼時從紅軍戰士那里聽來的歌,只記住了4句,卻在數十年的反復吟唱中,越唱越動聽。
李梅德是紅軍長征在廣東打響的第一仗——新田之戰的見證者。這場戰斗,影響了他一生的選擇。“1934年10月份,紅軍長征路過村里,打了一仗,戰場就在那邊山上?!崩先讼蛴浾咦窇浿绿镏畱鹜?。那硝煙彌漫的戰場,那勝利時刻軍民共享的喜悅,那依依送別的場景,都深深烙在他幼小的心上。
“戰斗打響時,我才7歲?!崩蠲返禄貞浾f,“國民黨打不贏就跑,又派飛機來偵查,看見紅軍就扔炸彈?!崩先苏f,紅軍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精神給當地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者來到新田之戰舊址,只見山嶺在夏日艷陽下分外青翠。“這‘入粵第一仗’打得相當漂亮?!蹦闲凼惺分巨k原副主任李君祥講述了當年戰斗的始末。
當時,紅一方面軍經江西信豐進入廣東南雄境內的界址、烏逕一帶。國民黨匆忙派兵堵截,在紅軍必經之地設置封鎖線。紅一軍團首長當即給直屬偵察連下了一道命令:堅決把烏逕新田之敵消滅!偵察連是軍團的“耳目”,平時主要在前方偵察敵情,一般不投入大的戰斗,緊急情況下才被當作拳頭打出去。
外號“小老虎”的偵察連連長劉云彪帶著160多名戰士,連夜悄然趕至前沿陣地,拂曉時分,發現了正在山坡上挖戰壕、筑工事的200名敵人。戰士們抓住戰機,一個沖鋒,就把倉促應戰的敵軍打垮,敵人丟下20多具尸體,沿著山溝倉皇逃命。
“紅軍進入廣東的第一個勝仗,極大地提振了紅軍的士氣,也為紅軍勝利穿過南雄創造了條件?!崩罹檎f。
紅軍勝利之后士氣高昂,年幼的李梅德看在眼里,但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打了勝仗的紅軍,他們連白米飯都沒得吃,卻買了五籮筐豬肉分給老百姓。“當時紅軍戰士在新田墟搭了個臺,向鄉親們講話。講完話,就分豬肉。”紅軍講了些什么,老人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當時紅軍和鄉親們的臉上那開心的笑容。
鄉親們對紅軍的關切,李梅德也記憶猶新?!凹t軍就住在我們大祠堂里,條件真是艱苦!隨身帶的飯都發黃了,用手抓著吃。老百姓就給他們送茶水、送番薯,幫忙抬擔架?!?/p>
記者來到老人所說的紅軍宿營地探訪,沿路只見大大小小的古祠堂散落村內各處,青磚玄瓦,荒草叢生。新田村黨支部書記李雄林告訴記者,新田是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古村,古祠堂很多。紅軍進村休整,紀律嚴明,不敢驚擾村民,就住在玉珊祠等比較完好的8座祠堂里。
紅軍稍做休整便離開了,李梅德心中卻被播下了革命的火種。他親眼看到,村里人送紅軍送到了橋頭,很多年輕人都跟著紅軍走了。“紅軍打敵人的時候很英勇,對老百姓又像親人,我也想當一名紅軍戰士。”老人說。
此后,他追尋著心中的火種,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像紅軍一樣,他與戰友們也歷經了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用鮮血染紅了共和國的旗幟?!拔胰胛楹?,參加解放云南的戰斗,戰斗很慘烈。還記得,國民黨兵架了兩挺重機槍向橋上掃射,我所在的步槍班只剩下5個人回來,其他全犧牲了。”老人回憶道。
硝煙早已散去,老人的目光是那么平靜?!盃奚四敲炊嗳耍仓档昧?。你看,現在全國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李梅德說。而這,不正是當年的紅軍和無數追隨者的初心嗎?
編輯:楊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