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名法官,讓更多普通人感受法律公平正義,是源城區人民法院民商事審判團隊的法官賴偉東的夢想。如今,歲月或許帶走了最初昂揚的激情,卻不曾磨滅一顆對法治事業赤誠的心,31年的一線審判經歷,賴偉東完美詮釋了一名學者型、專家型法官走過的磨礪之路,彰顯了新時代里一名法官的信念與抱負。今天的“最美法官”系列報道,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審判素有“鐵案”美譽的法官——賴偉東。
1988年,賴偉東通過招考進入源城區人民法院工作。民事審判庭是人民法院工作最艱苦的地方,就拿源城區人民法院近兩年的情況來說,一年要審理的案件總數大約是7000多宗,其中民事審判案件就有4500多宗,很少人愿意來民事審判庭磨練。而賴偉東卻勇敢接受挑戰,在民事審判庭一扎根就是十多年。多年來,他始終能以“司法為民”作為工作的指針,把“公正與效率”作為自已的工作準則。每天上班都要查閱很多案卷、安排開庭、約見當事人進行調解,對未能調解的案件,抓緊時間書寫法律文書進行結案,工作非常繁雜。
源城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賴偉東:
隨著經濟的發展,這幾年我們民商事案件在不斷地增加,我們每位民事法官,每年辦理的案件都在200至300宗左右,所以說,這樣就平均每天每個法官都要辦結一宗案件以上,因此,我用一個字進行概括的話,那我們法官的工作只能用個“忙”字,工作相當地繁忙。
多年來,賴偉東主動承辦了大量的民事案件,特別是一些比較復雜、重大的案件,所辦理的案件都能在法定的審限內審理終結,其中3個月內辦結的案件占80%,最短的結案時間為3天?!皥涕硵嗍欠牵F肩擔道義?!比嗄甑膶徟猩?,賴偉東審結了幾千宗案件,其中不乏大案、要案,即便是普通的糾紛案,與記者談起時也能如數家珍,但讓這位專家法官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一宗交通事故賠償糾紛。
源城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賴偉東:
當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是一個大客車,客車里裝滿了旅客,該交通事故總共4人死亡,51人受傷,它的案件人數多,證據多,我們利用三天的時間進行開庭,把案件每個事實,每一個證據都進行核對,所以說這三天我們安排是十分緊湊的,這個涉及傷亡人數是55個,其實一個案件我們已經包含審了55個傷者的案件。
民商事審判團隊的法官中年輕法官比較多,審判業務知識比較薄弱,因此,以賴偉東為核心的民一庭制訂了一個學習計劃,安排每月的最后一個工作日作為學習日,結合審判實踐進行討論,集體研究疑難復雜案件。
源城區人民法院副院長 賴國軍:
他也是幫助一些年輕的法官上進,他對我們的案件很細致很認真,而且這么多年以來,都是在我們院里辦案質量比較好,在數量上也是很高的,他是我們這些法官們的楷模
在基層一線磨煉了30多年,賴偉東對基層群眾有了密切聯系,也讓他的裁決更有溫度。他深知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線,多年來,他所辦理的案件中,上訴率低,大部分案件的當事人均能服判息訴,所辦案件堪稱“鐵案”。 2006年2月,他被河源市中級人民法院授予三等功,2008年3月被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授予二等功,鐵面無私的他得到了當地群眾、領導的一致好評。
源城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賴偉東:
我們法官實際上是一個居中裁判者,向法院起訴的案件,每一個案件都有它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因此作為我們一個法官,我們必須有精通的業務知識才能作出公正的審理。另外對案件所有的證據,當事人的觀點,我們都要進行審查,因此工作一定要認真。
全媒體記者:饒榮盛 羅 希
編輯:田靜雯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