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鎮柘陂村地處連平縣最南端,是省定貧困村,幾百年來,村民們都喜歡種植大蒜。為了把大蒜種植產業做大做強,駐村第一書記葉慧星來到后,用 “特色種植+ 產品深加工”的模式,把忠信“黑蒜”變黑金,不僅為讓百年忠信蒜業煥發了新的生機,還帶動村民走上脫貧奔康的道路。
大蒜是忠信片區傳統農作物,忠信火蒜在鼎盛時期不但銷往珠江三角洲,還遠銷西歐和東南亞。進入柘陂村的地界,可以看到田野里種滿了大蒜。雖然當地村民有傳統的種植習慣,但是近年來由于大蒜價格浮動大,讓大家缺乏種植的信心,大多數村民只是種植一點自用。2016年,剛到柘陂村扶貧的葉慧星就在思考,如何將傳統的大蒜種植轉化為貧困戶脫貧增收的產業。為此,他經常走訪村民,并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柘陂村駐村第一書記 葉慧星:
到這以后,我們發現大蒜產業是大有可為的,因為這有種植大蒜的悠久歷史,而且村民有這方面的種植經驗,他們都會種。
村民 吳衛民:
大蒜種了有兩畝七八左右,(以往有種那么多嗎)以往沒有種那么多,現在扶貧工作組對我們有信心來去發展種植大蒜,也就不怕沒有人要了,會保價回收。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種名叫黑蒜產品進入葉慧星和扶貧工作隊的視野。黑蒜是用新鮮的生蒜,帶皮在發酵箱里發酵90-120天后制成的食品,不僅能夠保留大蒜原有的成分,還具有抗氧化、抗酸化的功效,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在深圳市南山區委政法委、區人力資源局以及城市更新局三家對口幫扶單位的支持下,駐村工作隊使用40萬元扶貧資金在全村推廣大蒜種植,并與廣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簽訂大蒜種植、產品深加工研發技術幫扶協議,建立忠信大蒜種植示范基地,成立了專業種植合作社,2017年10月發動全村有勞動能力的32戶112名貧困人口參與種植大蒜。并引進了深加工企業,村企合作共建黑蒜加工廠,簽定了收購合同,每年三月對當地農戶種植的優質大蒜進行收購,僅在今年3月29日,就收購了貧困戶4噸近32000元的忠信金山大蒜。而貧困戶吳大姐也因此嘗到了甜頭。
村民 吳志紅:
大蒜保價回收,去年就有幫我們回收,今年也會回收。房子讓我建起來了, 加建了兩層,住進去了。 我以前只有一層樓 ,生活比較困難 ?,F在就加建了兩層,有那么好的扶貧政策,我相信我以后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葉慧星不僅經常出現在田間地頭,為大蒜的種植費心費力,還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參與黑蒜產品標準的制定,生產流程的優化。黑蒜工廠建成后的帶動效應很快凸現。產品憑著良好的品質迅速打開了市場, 2018年,忠信大蒜種植增收項目產出的大蒜已被市縣二級市場消化,讓當地農戶人均增收2600元。貧困戶種植大蒜的熱情開始高漲起來,根據市場需求合作企業也相應提高產能,2018年,幫扶單位追加投資,再次投入73萬元,用于購置黑蒜生產設備和蒜種。各方合力,決心做大做強“忠信黑蒜”品牌。今后還將研發大蒜精油、蒜油軟膠囊、大蒜調味料等市場效益顯著的產品。除了經濟效益,忠信黑蒜深加工項目還獲得了社會廣泛認可,并在2018年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之農村電商賽中獲得第三名。
柘陂村駐村第一書記 葉慧星:
黑蒜產品市場反映不錯,一下子把附加值提高了,有效地推動了蒜產業的發展。我們希望企業能夠遵循市場化運營的規則,堅持用心做好每一顆蒜,讓小黑蒜走上大市場,引導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全媒體記者:蘇琳琳 劉力維
編輯:楊 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