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邀請市內外河源客家菜掌勺人、餐飲機構掌門人和食材供應商等,共議“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事宜。河源客家美食吹響“集結號”,“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邁出“融灣”的堅實一步。
實施“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是我市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和省委書記李希關于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指示要求的重要舉措;是我市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灣區優質生活圈重要承載地的具體行動;也是促進技能就業、技能脫貧、技能致富,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手段。
客家菜歷史悠遠、聞名遐邇,是粵菜的三大地方菜系之一,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河源客家菜作為客家菜“東江流派”的主要一員,在廣州、深圳等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更是久負盛名。有數據顯示,在廣州和深圳,較大規模、較高檔次的客家菜食肆,其經營者有七成來自河源。推進“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河源基礎好、底蘊深。加上緊鄰大灣區的地緣條件,河源的優勢得天獨厚、前景一片光明。
“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自去年12月正式啟動以來,市人社部門切實擔負起牽頭抓總作用,鋪路子、搭平臺、融資金、育人才,積極打通對接大灣區的通道,得到了各方的積極響應。其勢已成,其時已至,關鍵是要將“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結合起來,與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以美食為媒、以特色為本、以文化為魂、以產業為核,著力在品牌化、標準化、專業化、產業化上下功夫,讓河源客家菜香飄大灣區,帶動文旅、農旅持續融合發展,把河源客家菜打造成為“就業菜”“脫貧菜”“致富菜”,把“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打造成為富民工程,助力“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提效破局。
編輯:田靜雯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