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全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在山東鄒平召開,會上發布了《2025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源城區憑借強勁發展勢能,成功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與全國新型城市化質量百強區,成為全市唯一且首個同時入選的縣區,標志著源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獲國家權威機構認可。



本次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圍繞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科技創新、新型城市化質量和建制鎮綜合實力六大維度展開,核心目標是動態監測和綜合評估全國中小城市及鎮域發展水平,為把握區域發展態勢提供全面參考。其中,全國投資潛力指數聚焦城市區位引力、要素效力、發展潛力、持續活力進行綜合評估,是投資者篩選價值洼地、地方政府優化招商策略的重要決策參考;新型城市化質量指數則從城市發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環境質量四方面切入,全面、精準反映中小城市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成果。
源城區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河源市南部,地處東江與新豐江交匯處,是河源市唯一市轄行政區,為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轄區內老城區自南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起為河源縣治所在地,至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古稱“槎城”。區域總面積361.46平方公里,轄2鎮6街道,含30個行政村、48個社區,2024年常住人口71.29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550.35億元(行政區劃口徑),三次產業構成為0.63:43.74:55.63。先后榮獲“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千年古城現代活力持續彰顯。

特色產業規模顯著
2024年,電子信息、水飲料及食品、先進材料產業三大主導產業產值約500億元,其中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先進材料產業同比分別增長76.5%、28.4%,京東方精電車載顯示器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擁有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和1個省級工業園,建成使用面積35.41平方公里,制造業基礎扎實。“五個一”特色農業發展質效顯著,廣東省首家村級電商產業創業園落戶于此,春沐源“櫻桃番茄”獲評全國特質農品。

源城區工業園

京東方精電

航嘉工業園

華潤怡寶(河源)
文旅發展底蘊深厚
獲評“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毗鄰萬綠湖國家5A級旅游景區,擁有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個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和3個國家4A級、3個3A級、1個2A級旅游景區。巴伐利亞國醫國藥溫泉、客天下水晶氡溫泉(獲“優質珍稀溫泉”認證)享譽粵港澳。布展恐龍蛋化石超2萬枚,是全國擁有恐龍蛋化石最多的縣(區),獲評“中華恐龍之鄉”。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龜峰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硤恐龍蛋埋藏地,9項市級以上非遺項目,鱷湖公園、李燾故居、太平古街、龜峰塔等彰顯“客家古邑”獨特魅力。

龜峰塔
內外交通高效便捷
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贛深高鐵連接粵港澳大灣區腹地,東江航運直達惠州、廣州,粵贛高速和國道G205、G355貫穿境內,省道S514、S253聯動城鄉,立體交通格局推動源城融入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

長深高速源城段
生態資源稟賦豐富
森林覆蓋率51.51%,活立木蓄積量167.52萬立方米,5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共8602.85公頃)構筑生態屏障,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7%。21條河流與2個湖泊滋養城鄉,2024年水資源總量達92.57億立方米,集中式飲用水水質100%達標,新豐江水庫、東江源城段水質分別達國家地表水Ⅰ類、Ⅱ類標準,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保持100%。探明螢石礦、稀土等6種礦產,10處礦產地規范開發。

萬綠湖
社會事業均衡發展
擁有2個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3個省級就業幫扶基地與1個標準化就業驛站、14個“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全區現有中小學82所,高職中職學校12所,在校生近17萬人。組建包括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教育集團在內的3個集團化辦學組織。全區現有公立醫療機構18家,其中三甲醫院3家,9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國家基本標準,在全省率先推行“健康副廠長”制度,在粵北地區率先推出“一次掛號管七天”醫療服務。先后獲得“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廣東省教育強區”“廣東省雙擁模范區”“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等榮譽。
改革活力持續迸發
創新提出“1-1101”水價值轉化模型,2024年全區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產值達66.1億元,助力全市包裝飲用水制造業營收創全國第一。建立產業投資項目“雙容雙諾三同步”直接落地改革機制,實現全流程審批時間壓縮30%以上,推動特區建工項目當月拿地、當月開工、當年試產,力升創投二期、聚芯源二期、共享產業園等項目平均提前30天開工。縱深推進“點狀供地”“帶方案”出讓,探索“過渡性開發”,首創“自然資源要素診斷機制”,累計盤活土地300余畝,累計帶動社會投資近20億元。持續打通村集體參與市場經營、迅速發展壯大新渠道,2024年成為粵東北地區首個實現行政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均超50萬元的行政區。構建“七有”綜合網格治理機制,形成網格統管共治、數據聯動、排查治理、協調聯動“四位一體”新模式,以“小網格”撬動“大文明”。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點贊“七有”綜合網格治理機制
當前,源城區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區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依托生態、區位、產業等優勢,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綠色崛起現代化樞紐城區,為全國、全省、全市發展大局貢獻源城力量!
一審:何嘉雯
二審:許志武
三審:周鳳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