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市文明建設的重要文化地標,近年來,市圖書館立足本土文化特色與讀者多元需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多措并舉推進全民閱讀活動、不斷打造特色閱讀陣地,為推動全民閱讀、深化“書香河源”建設注入強勁動力。今年,該館被授予“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在市圖書館閱覽區,隨處都能看到市民手執書卷、靜心閱讀的身影,閱覽室、自修區基本上是座無虛席。其中,有不少學生在埋頭奮筆疾書寫作業,或查閱書籍,趁著假期進一步充實自己的知識,在濃濃假期味中增添縷縷書香。
大學生 藍?。?/strong>圖書館提供一個安靜的舒適的環境,能讓我更加靜下心來,現在在進行是考研的一些政治理論相關的內容進行學習,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這里一起學習,讓我能更加沉浸到學習的環境里面去,讓我效率更高的學習。
高中學生 萬皓悅:因為我覺得圖書館這邊環境好,學習氛圍好,在這邊也比較安靜,所以在這里學習是比較好的選擇,我覺得閱讀氛圍好,環境也不錯。
在市圖書館,除了閱覽場所,還打造了其他豐富的閱讀空間。蕭殷文學館文獻物品豐富,是傳承本土文脈、激發文學創作熱情的重要窗口;槎江書院古韻悠長,為讀者營造沉浸式的經典閱讀氛圍;經典閱覽區藏書豐富多樣,是讀者與古今中外經典對話的精神殿堂。豐富的多功能文化空間,是市圖書館為滿足多元需求,打破傳統閱讀空間布局,匠心打造而成,讓讀者實現了“一站式”閱讀體驗。
市圖書館讀者服務部負責人 藍少花:經典閱覽區持續豐富世界文學名著、國學經典等書籍、槎江書院按藏書體系、重點補充客家文化、蕭殷文化、陽明文化等書籍,同時增加非遺傳承、傳統禮儀、紅色歷史等主題文獻,蕭殷文學館會定期舉辦蕭殷作品研討會、文學講座等,槎江書院常態化舉辦“槎江大講堂”,如“紅色故事我來講”“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以民俗體驗深化節日內涵。
發揮文化陣地作用,活動引領閱讀風尚。在市圖書館,暑期少兒硬筆書法培訓公益課正在開展,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跟著音樂的律動,練習握筆姿勢和書寫方法,掌握書寫技巧,培養規范書寫漢字的能力。
市硬筆書法協會副會長 蘇娜:我們是分基礎班,還有高級班,基礎班的學生是針對一二三年級的學生,高級班是針對四五六級高中生以上,用孩子們喜歡的音樂來教導他們寫字要有節奏感,要有快慢的關系,他就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讓孩子感興趣。
學生 賴子馨:放了一些音樂讓我們來練橫畫和豎畫,放音樂可以讓我們學習的更快,音樂很有節奏,寫的橫非常的直,豎也非常的直,能讓我們的書法水平得到更快地提升。
市圖書館充分發揮全民閱讀主陣地作用,圍繞“館校共享圖書”“悅讀閱河源”“讀書月”等項目,聯動社會各界,攜手名家名師,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打造了含有講座、展覽、非遺記憶課堂等系列主題式、多元化、富有吸引力的閱讀品牌活動。
市圖書館讀者服務部負責人 藍少花:持續開展“槎江大講堂”“悅讀閱河源”“河源讀書月”等,舉辦“2025 南國書香節河源分會場”活動,結合本地文化,客家非遺等,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推動全民閱讀深入開展。
讓書香浸潤城鄉每個角落。接下來,市圖書館將圍繞“文明+閱讀”深度融合生態,深化四級服務網絡,將文明實踐融入基層,開展“文明三下鄉”活動,讓文明扎根基層。同時,聯動社會力量組建文明閱讀聯盟,融合各方資源,為書香河源建設注入新動力。
市圖書館副館長 鄧麗萍:深耕本土文化基因,構建有本地特色的閱讀生態,深化市、縣、鎮、村四級服務網絡,破解城鄉閱讀的鴻溝,將市圖書館的優質資源直達基層,激發社會協同活力,深化志愿服務體系,以文明單位的示范引領作用為支點,撬動全民閱讀的 “社會杠桿”,使閱讀真正成為河源市民的生活方式,為打造 “書香河源” 注入持久動能。
全媒體記者:黃 婷 袁志藝 黃欣宇(實習)
一審:田靜雯
二審:蔡曉璐
三審:巫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