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竹百年荔枝陷困境,返鄉青年來“破局”!引新品、學嫁接,十年深耕帶動果農升級改良2000畝。不負北回歸線的自然饋贈,古竹荔枝 “甜蜜”崛起、 “韌者”歸來。這是屬于鄉村能人葉濃青的東江“甜蜜”故事。
古竹荔枝 “甜蜜”崛起
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河源紫金縣古竹滿山紅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葉濃青:我們河源古竹荔枝種植,有四五百年的歷史,種植面積有4.5萬畝,都是些傳統的懷枝、桂味(為主),后續我們通過引進改良了一些仙進奉、無核荔、冰荔等優秀品種。
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河源紫金縣古竹滿山紅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葉濃青:我們河源這個大灣區后花園的荔枝,屬于一個北回歸線的全國中晚熟產區,(荔枝)甜到沒商量。
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河源紫金縣古竹滿山紅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葉濃青:古竹荔枝是曾經經歷過輝煌的,那時候(八九十年代)的荔枝是賣到八九十元一斤。2000年后由于品種單一、管理不善,與其他的產區拉開了很大的差距。
河源市江東新區古竹鎮水東村果農 郭燕輝:價格低迷就失去了管理,像廣東茂名這樣的路子走才對。
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河源紫金縣古竹滿山紅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葉濃青:這個是我們傳統的懷枝,懷枝是這樣的,它就是皮薄核大,不易保鮮,這就是導致它市場的致命(因素)。
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河源紫金縣古竹滿山紅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葉濃青:(那這些年的話,我們做了哪一些的改變?)廣東十大新優品種都引進回來了,我們進行品種改良、優化管理。
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河源紫金縣古竹滿山紅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葉濃青:這個是我們合作社引進回來的紅燈籠品種,這個果它有桂花香氣,有糯米糍的肉質,核小肉多,這個果目前我們合作社帶動改良的農戶有500多畝。
河源市江東新區古竹鎮雙坑村果農 張靈旺:現在你這個改良過的十幾塊(一斤),肯定這個好,(我)因為沒改良過的品種到市面上賣,人工錢都摘不回來,你才一兩塊錢。(你種了有多少畝?)四十多畝吧。(那你自己是怎么銷售的?)我的(懷枝)品種不就在山上,沒有理它,掉得滿地都是。(荒廢著啊)是啊。
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河源紫金縣古竹滿山紅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葉濃青:像這個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切接,另一種就平接,讓它劈一下,這個(嫁接芽條)量一下,一刀削,一刀平。我們這樣子把它插進去,差不多。這包扎每個人的方法不一樣,反正把它搞緊,不要進水,這個(嫁接)口要密封。
經過十余年的努力,返鄉種荔枝的葉濃青也從“門外漢”,成長為“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
多年來,葉濃青技術服務果農近1000人次,帶動果農改良荔枝2000多畝。
葉濃青每年還向果農收購改良的荔枝幾萬斤,并堅持探索荔枝的深加工發展。
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河源紫金縣古竹滿山紅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葉濃青:早幾年我在外面工作的時候,看到國家對三農的政策非常好,特別是荔枝產業的前景也非常好。像我們這邊東江三四十公里是荔枝種植帶來的,東江水源好、空氣好,種出來的荔枝品質也很好。因地制宜,(用)現有的資源(繼續)打造東江荔枝文化產業發展,講好我們東江水鄉荔枝故事。
一審:田靜雯
二審:許志武
三審:周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