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為筆繪新卷,策馬揚鞭再奮蹄。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關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部署,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進一步提升產業建設工作成效,我市深入開展產業建設“大會戰”,聚焦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探索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新路徑,以實干促發展,以目標為導向,不斷迭代工作閉環,共繪河源市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產業建設亮點紛呈
今年二季度,河源市產業建設“大會戰”亮點頻現,成效顯著。上半年,我市制造業投資成果明顯,新儲備超億元項目99個,較去年同期增加3個,完成年度目標68.3%;投資總額237.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18億元;新開工項目92個,計劃總投資137.81億元,已完成投資34.11億元;新投產項目104個,計劃總投資203.39億元,已完成投資28.77億元;項目開工率、投產率較去年顯著提升;新上規企業9家,較去年同期增加7家。
同時,今年以來,新增動工農業產業項目17個、意向項目12個。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敏 :今年以來,我們在市工作專班的統籌推進之下,重點在抓項目建設 產業的培育發展這兩個方面集中發力。在項目建設這一塊,重點是加強“四張清單”的管理,推進“拿地即開工”,“完工即投產”體制機制的落實,跟進好市領導跟蹤服務重點項目建設的情況。在產業發展培育這一塊效果也非常明顯。一是我們“1+3”產業里面,尤其是水飲料和食品產業,上半年實現了50%的增長。第二個是縣區的專業園區的培育打造,目前 和平的體育用品專業園區、連平的玩具專業園區、龍川依托景旺為龍頭的產業配套鏈的專業園區,以及紫金依托優特鋼推進精深加工的專業園區,都在不斷地集聚形成。
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陳海青:二季度,全市商務部門以產業建設“大會戰”為抓手,堅持項目為王,聚力招大引強,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推進了投資20億的西可無人機制造,投資超5億的中船鵬力、聯騰實業等一批優質項目增資擴產;新引進投資10億的駿牧智能風機,投資超5億的峰卜科技、浩瑞醫藥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一是創新機制強動能。建立項目全周期閉環管理機制,加快項目從洽談到投產各環節建設進度。二是建強隊伍提戰力。強化市縣(區)“1+3”產業招商引資工作隊專業培訓與實戰鍛煉,有力提升招商引資實效成效。三是精準調度促轉化。實施項目“周快報、月調度、季推進”制度,保障項目高效落地。
產業建設熱火朝天
戰鼓齊鳴,產業建設如火如荼。二季度,工作專班先后出臺了招商項目全周期閉環管理工作機制、產業建設“大會戰”評價體系、招商引資項目評估指引、跨區域流轉與利益共享等創新機制,加速了項目落地進程,充分發揮指揮棒的導向作用,促使各縣(區)形成了你追我趕、全市上下大抓產業熱火朝天的工作局面。
河源國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陳志中:2025年上半年,河源國家高新區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推動產業建設“大會戰”取得顯著成效,新簽約落戶西可無人機等20個項目(其中投資超10億元項目2個),新開工京泉華能源等21個項目,新投產愛途箱包等23個項目,新上規農夫三期等6家企業,均超額完成時序進度。下來,我們將繼續提級攻堅招商,充分利用產業發展顧問、商協會、產業基金等推進招商引資,全力推動大窯等重點項目年內落地,力爭下半年再簽約超億元項目10個以上;提速項目建設,推進容缺受理、并聯審批制,大力推動“拿地即開工”“拿地即拿證”,力促中船鵬力、輝勤食品等18個新落戶未動工項目盡快開工;推進深河低空經濟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項目試產投產,峰卜科技、居天醫療等37個在建項目加速建設;提質發展能級,繼續發揮好融資、招用工、外貿“三大專班”作用,全力保障農夫三期、京泉華等項目快速達產??傊咝聟^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精準的舉措、更加高效的服務,全力打好2025年產業建設“大會戰”下半場,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今年二季度,我市超億元制造業項目引進數、當年簽約項目動工投產率、新增工業“熟地”、實現“三通一平”等多項指標圓滿完成,為產業建設“大會戰”奠定了堅實基礎,展現了河源產業建設的蓬勃生機與活力。
東源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賴建軍:今年以來,東源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1-6月 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一是下好三鏈協同先手棋,健全機制鏈空間鏈要素鏈動態,跟蹤15項重點指標和24個重點項目進展,協調解決用地用工等關鍵問題124項,投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78億元,保障投資額11億元的華誼,飛虎制造總部項目順利落地,二是打好三項發力組合拳,像招商引資企業培育,農文旅融合要增量,今年以來,新簽約項目14個,新動工項目21個新投產項目23個,新簽約項目供地率93%動工率67%,開展萬里湖文旅周系列活動,上半年實現文理綜合收入6.6億元,三是深化三化并舉服務網,推動企業服務閉環化,人才生態立體化科技創新鏈條化,縣領導聯系服務重點企業和項目,協助企業申報公信領域,補助資金7,686萬元,推動冠名班建設,促成兩家企業與院校合作,建成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東源服務站等載體,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量達35家,下來東源將乘勢而上,全力以赴真抓實干,持續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項目服務精準到位
政策保障精準發力,項目服務溫暖人心。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交地即開工”“完工即投產”等改革舉措,有效破解了項目審批中的痛點堵點;創新開展了服務和推進日活動,市四套領導班子成員每月堅持帶隊深入掛鉤聯系縣(區)開展實地指導與服務工作,積極協調解決企業項目反映的困難與問題,企業獲得感、滿意度顯著提升。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政府部門提供的全方位、精準化的政策支持與服務保障,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愛途(河源)箱包有限公司運營生產副總經理 陳惠強:愛途(河源)箱包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公司自成立至今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以及高新區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項目落地高新區后,就被指導為“拿地即開工”項目,今年6月份就通過各部門聯合驗收。今年開展產業建設“大會戰”以來,市領導和高新區各職能部門每月現場調研、主動詢問,幫助我們申請各類補貼,在企業門口綠化、門口紅綠燈開通等各類問題上積極協調解決,解決各種實際困難,給予企業很大幫助,項目建成后月產能約為40萬個拉桿箱。相信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一定能夠實現成長為箱包界的世界級企業的愿景。
精電(河源)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邱輝榮:市區兩級政府在我們河源精電增資擴產的這個項目推進過程中,也為我們提供了專門服務,一對一地幫我們推進,特別是在土地購置、審批的流程中都給了我們比較大的支持,目前我們項目也是按照“雙同雙落”“三同步”的這個原則在順利的推展中,今年我們企業在營收產值的這個發展也是取得了一個比較好的成績。
企業反饋的切實獲得感,折射出項目服務的深度與溫度。各縣(區)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精準滴灌”之勢破解發展痛點、突破發展瓶頸,全力推動產業建設實現提質增效。
產業建設未來可期
產業建設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工作專班科學統籌、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堅持問題導向,抓實問題整改,加快推進項目落實見效,以迎難而上的決心和主動作為的擔當,確保產業建設“大會戰”各項工作高質高效推進。
中共源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鐘偉林:上半年,源城區產業建設“大會戰”“四張清單”任務完成情況,與兄弟縣區相比,在項目儲備、落地、投產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這反映出我們在工作謀劃安排、項目推進力度和服務效能提升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與不足,必須以超常規舉措、釘釘子精神迎難而上、奮勇爭先,擺脫落后狀態。下一步,源城區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全力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一是攻堅克難補短板。緊盯評價體系和“四張清單”短板弱項,突破“七大行動”瓶頸問題,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各項指標迎頭趕上。二是久久為功抓項目。發揮“首席服務官+首席服務員”機制作用,落實“雙容雙諾三同步”、生產留用地過渡性開發等改革,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力促項目早落地、早建設、早建成。三是壓實責任強推進。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完善企業服務專題協調會等機制,層層壓實責任、環環緊扣推進,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產業招商落地是經濟“生命線”,二季度,各縣(區)鼓足干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切實增強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到“干勁不減”“油門不松”,奮力在“大會戰”賽道上迎頭趕上、突破突圍。
中共和平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李世鋒:上半年,和平縣產業建設“大會戰”“四張清單”對標目標任務,新開工、新投產項目數量偏少、新上規企業未能“破零”,反映出我們在統籌協調、要素保障、服務效能等方面存在差距與不足,必須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加速追趕,扭轉落后局面。下來,和平縣將緊扣“四張清單”年度目標任務,保持趕考心態、沖刺狀態、戰斗姿態,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全力提速攻堅。一是強化全周期運行調度。完善項目調度推進工作機制,加強“四張清單”實時監測掌握,推動各項任務高效推進、高質量完成。二是落實全流程要素保障。將項目的“問題清單”轉化為對口部門的“責任清單”,努力破除用地、用林、資金、用工發展瓶頸,加快儲備項目簽約動工、動工項目建成投產、投產項目達產上規。三是提升全維度服務質效。深化縣領導同志聯系服務企業和項目制度,全面推行首席服務官、項目代辦員等制度,對清單內項目實行專班跟進,健全完善并聯審批、容缺預審機制,支持企業放心投資、舒心經營、安心發展。
壯大產業發展,既是一場時不我待的“競速跑”,也是一場需要持之以恒的“馬拉松”。接下來,河源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年度任務目標不動搖,以更堅定信心、更務實作風、更有力舉措,全力以赴拼經濟、抓改革、促發展,共創產業建設美好未來,推動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
一審:田靜雯
二審:許志武
三審:周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