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統計局數據顯示
今年一季度
河源市全社會用電量
達30.71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12.2%
▲220千伏萬綠湖至上寨雙回線路工程。林科 攝
用電量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長,反映出全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和居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的良好局面,也凸顯了供電系統在服務實體經濟、優化能源結構中的關鍵支撐作用。
▲電力保障水飲料及食品產業企業運轉。鄧宇權 攝
工業用電量是工業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據統計,一季度河源工業用電量16.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2%,體現了工業經濟穩中向好、韌性向上的發展態勢。這離不開河源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聚焦制造業當家,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推動電子信息、新材料、水飲料及食品、機械與模具產業等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努力。河源市統計局4月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河源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5.87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
▲河源供電局保障油茶企業運轉。鄧宇權 攝
電力行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基礎,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能源供給和動力支持。近年來,南方電網廣東河源供電局(以下簡稱河源供電局)持續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完成重點工業園區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實現高可靠性供電示范區全覆蓋,為河源產業發展提供穩定電力保障,強化電力基礎設施對制造業的托舉效應。如在河源市食品飲料及水經濟產業園,針對水飲料及食品產業企業連續生產的特性,河源供電局加強對園區和企業的供電保障,配置智能巡檢機器人、故障自愈系統等設備,確保園區供電穩定性、可靠性,保障了企業旺季生產需求。
同時,供電部門深化便利式服務體系,通過開辟業擴報裝“綠色通道”,深化用電營商環境“四辦”(主動辦、線上辦、聯席辦、一次辦)服務舉措,不斷優化辦電效率和服務水平,助力實現從項目引進到落地的快速審批,為河源市打贏產業建設“大會戰”提供有力保障。
▲光伏設施助力河源綠電發展。鄧宇權 攝
據了解,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河源供電局正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并網消納。一季度,河源市“三新”相關行業(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用電量增長,綠色制造逐漸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此外,分布式能源項目加速落地,河源供電局同步推進充電樁網絡建設,支撐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擴容。接下來,河源供電局將緊扣“百千萬工程”部署,助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建強粵東北電力輸送通道。同時,探索“綠電交易+鄉村振興”模式,推動農村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
一審:田靜雯
二審:許志武
三審:周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