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
2024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
持續保持優良
水環境質量、空氣質量
在全省摘得第一
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AQI)為99.7%
高于全省平均值3.9個百分點
14日,河源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河源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通報了我市2024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環境質量。
?2024年,市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為99.7%,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連平、東源、紫金3個縣空氣質量進入全省區縣前十名;
?2024年,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我市國考省考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全省第一,國考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進入全國前30名,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優良率均為100%,所有國考省考斷面均達到水質目標且均達到或優于Ⅱ類,其中“新豐江水庫”斷面水質達到Ⅰ類標準,“東江江口”“楓樹壩水庫”等其他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標準;
?2024年1月、4月,新豐江水庫營養狀態指數分別在全國124個重要水庫中排名第一、第二。
水環境保護
去年以來,河源市生態環境局堅持“管治護”三位一體的治水模式。
◎一是全方位共管。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建立常態化監督工作機制,聯合市紀委開展萬綠湖保護專項監督巡查,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加強水質監測。
◎二是全環節治理。狠抓農業面源治理,劃定全市近5300平方公里(約33%流域)為禁養區,連續多年開展新豐江水庫集雨區及重點考核斷面流域畜禽養殖污染排查與專項整治;深化生活污染治理,全市累計建成鎮級以上污水處理設施101座、配套管網1483.7公里,處理能力約58.31萬噸/日,實現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推進工業污染治理,嚴控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項目發展。
◎三是全流域保護。堅持系統思維,強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湖里湖外、水中岸上”及“地表水、地下水、飲用水”全流域協同治理;積極爭取省支持建立健全東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財政激勵機制,2020年以來共獲得省東江流域生態補償和財政激勵資金9.44億元,投資建設水環境保護設施。
大氣環境保護
河源生態環境局統籌落實“管車、降塵、治污、禁燒、控放”十字方針。
?一是“管車”。全市共建設4套機動車遙感監測設施和8套黑煙車抓拍設施,對道路行駛冒黑煙、超標車輛進行抓拍并責令整改;常態化開展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督檢查;督促加油站落實油氣回收措施。
?二是“降塵”。嚴格落實“六個100%”揚塵防控措施,做好“泥頭車”揚灑滴漏管控;科學安排道路灑水頻次,降溫增濕抑塵。
?三是“治污”。強化涉氣工業源管控,督促落實污染治理措施;對涉氣重點污染源安裝自動監控設施;開展鋼鐵、水泥、玻璃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推動Ⅲ類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由市區建成區擴大到縣級建成區。
?四是“禁燒”。組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巡查專班,加強日常巡查,對露天燒烤、露天焚燒實施常態化管控。
?五是“控放”。開展元旦、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專項行動,2024年實現元旦、春節期間零污染天氣。
一審:葉麗婷
二審:蔡曉璐
三審:巫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