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在河源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參會的人大代表通過投票表決出2024年河源市十件民生實事。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十件民生實事的落實與推進情況究竟如何?
近日,河源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河源市政府關于2024年市十件民生實事工作完成情況的報告,并進行了滿意度測評。經測評,十件民生實事項目全部獲“滿意”評價。
穩住就業“最大民生”
激發創業創新活力
河源市龍川縣迴龍鎮的吳善勇是一名模具技術從事人員,精通繪圖和線性編程等技能,此前一直待業在家,在2024年12月,他參加了河源市2024年金秋招聘月活動暨“百企萬崗、‘職’等你來”市縣鎮聯動大型招聘會活動。在此次活動中,吳善勇找到了自己合適的工作崗位。據悉,該招聘會吸引了198家企業參會,促成了1200多名求職者與招聘企業初步達成就業意向。
“促進就業創業發展”是2024年河源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該項目提出,河源市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700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700人,促進創業1900人。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000人次,“南粵家政”培訓6250人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河源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7578人,占全年任務110.3%;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8299人,占全年任務118.6%;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171人,占全年任務127.7%;促進創業2286人,占全年任務120.3%。二是推進實施三項工程,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556人,占全年任務155.6%;開展“南粵家政”培訓7171人,占全年任務114.7%。
筑牢食品藥品安全防線
保障百姓“入口”安全
今年以來,河源市市場監管部門圍繞“部門聯動、重點領域、監管事項、隊伍建設、健全機制、監管效能”這六個關鍵要素,創新性地開展基層藥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隊伍(以下簡稱“基層藥品‘兩員’隊伍”)建設工作,為每個鄉鎮配備多名藥品安全協管員,為每個村配齊1名藥品安全信息員。
“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抽檢監測”同樣是2024年河源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截至2024年12月底,河源市共聘用“協管員”245名、信息員1340名,劃分104個責任網格,“兩員”覆蓋全河源市所有鄉鎮和村。在實際工作中,共開展市場巡查1230次,出動人員2857人次,檢查藥店、衛生站1500家次,發現線索80條,立案37宗。同時,河源市市場監管部門對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國家集中招采中標品種抽檢覆蓋率達到100%,切實保障群眾食品和用藥安全。
24項任務全面落實
兜底民生保障取得重大成效
除了“促進就業創業發展”與“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抽檢監測”外,其余八件民生實事涉及教育、醫療、安全生產、養老等,在推進過程中也取得相應成效。采訪中,記者從河源市人大常委會了解到,2024年,河源市全力兜底民生保障,將十件民生實事項目細化24項具體任務,統籌安排資金,完善責任機制和督查機制,定期督查推進,層層推進落實,保障民生項目有序實施。截至2024年12月底,24項分解任務已全面完成。
在推進實事辦理過程中,河源市人大常委會充分運用監督職能,多次組織檢查組對民生實事項目推進和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通過走訪牽頭單位、查閱臺賬資料、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督促推動民生實事項目實施。
從實施效果看,河源市新建特殊學校、專門教育學校共2所,特殊教育和專門教育新增學位總計260個,36所農村中小學運動場地改造完畢,寄宿制公辦學校、特殊教育、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經費標準得到提升,有效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通過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待遇、城鄉低保和特困以及特殊人員補貼,免費為孕婦進行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篩查,推進社區和鄉村集中養老服務,擴大“長者飯堂”試點項目范圍,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升。河源市108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提升改造,城鎮污水管網新增和改造達68.8公里,錯混接改造和缺陷修復共1060處,城鎮和鄉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2024年河源市十件民生實事
(一)促進就業創業發展
(二)強化教育經費保障
(三)健全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體系
(四)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抽檢監測
(五)深化安全生產風險整治
(六)提高低保、特困人員保障水平
(七)提高孤兒和殘疾人等困難群眾的救助補助標準
(八)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水平
(九)穩步推進養老事業邁進新階段
(十)加快推動農村和城鎮生活污水治理
一審:田靜雯
二審:蔡曉璐
三審:巫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