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源市召開2025年第三季度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1月—8月全市生態環境“成績單”: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4%,與梅州、汕頭并列全省第一;水環境質量持續領跑全省,多項核心指標實現“滿分”。

楓樹壩水庫成功入選2025年廣東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一、環境空氣6項評價指標100%達標
河源市空氣質量優良率(AQI)不僅高于全省平均值3.9個百分點,更超出非珠三角城市平均值2.4個百分點,環境空氣6項評價指標全部100%達標,藍天保衛戰成效顯著。
二、水環境領域表現突出
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10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標率均為100%,無地表水Ⅴ類水體。重點湖庫保護成效亮眼,新豐江水庫水質穩定保持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營養狀態指數為19,持續處于貧營養狀態;楓樹壩水庫水質維持國家地表水Ⅰ—Ⅱ類標準,成功入選2025年廣東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今年以來,河源市生態環境局從管控體系、源頭預防、拓寬應用路徑等方面,全力保障我市生態環境質量。
一是構建全域管控體系。將全市區域劃分為180個環境管控單元,建立“1+180”準入清單體系,定期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動態更新和跟蹤評估。
二是強化源頭預防。將新豐江水庫、楓樹壩水庫、各類自然保護地、飲用水源保護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域納入生態空間,形成以九連山系、羅浮山系、七目嶂山系和東江生態廊道為架構的“三區一廊”生態安全格局,全力筑牢北部生態屏障;單獨劃定新豐江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優先保護單元及制定準入清單,提出有利于水質保優的鼓勵引導類、禁止類、限制類等管控要求,服務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區建設。
三是拓寬應用路徑。在各類規劃編制中融入管控成果,聚焦兩個“1+3”產業體系前移環評關口,在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交通規劃等編制中,充分利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優化開發保護格局,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
一審:葉麗婷
二審:黃偉發
三審:周鳳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