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省委書記黃坤明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以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氣象新作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廣東要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當好排頭兵,必須努力交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份好的答卷。廣東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切實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堅持走在前列、堅持作用于人、堅持重在建設、堅持守正創新,以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更好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如今,廣東已有5個地級市、5個縣(縣級市)入圍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124個村鎮入圍新一屆全國文明村鎮。
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在理論學習上求真求深、領悟真諦,才能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宣傳普及是基礎,用鮮活的語言內容和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讓廣大群眾普遍掌握,才能轉化為無窮的實踐力量。在理論建設上,尤其要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廣東實踐”的研究闡釋,通過解剖實踐典型,讓理論概括更有質感,更加精準地指導實踐躍升。
精神文明建設必須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內核。強化向上向善、剛健樸實的社會價值導向,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使命所在。實踐證明,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培育良好社會道德風尚,涵養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弘揚時代新風,是精神文明建設行之有效的路徑和方式。
精神文明建設必須緊緊依靠群眾,走好群眾路線。營造共赴文明之約的社會氛圍、打造遍開文明之花的社會風景,需要創新文明創建活動,將文明基因廣泛植入內心,強化人人參與、人人踐行的文明意識。讓文明培育融入群眾日常生產生活,養成文明習慣,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文明風尚,在根本方法上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在發動群眾、服務群眾中教育群眾、凝聚群眾,激發精神文明建設的主動性,形成眾人添柴火焰高的良好氛圍,推動文明實踐不斷提質增效。
精神文明建設必須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精神文明建設的落腳點是為了更好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的硬功夫在文化供給上,讓優秀的文化遺產活起來,深挖其思想精華、價值力量,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會有高質量的精神文明建設。在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廣東故事的同時,還要讓嶺南文化瑰寶活起來,使其融入群眾生活,煥發時代魅力,這是廣東精神文明建設的特色所在。為此,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強主體、興產業、出精品并舉,讓文化服務走得更實,直達基層、直抵人心,跟上時代、貼近群眾,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一審:葉麗婷
二審:許志武
三審:周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