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賽”競風采 助力“百千萬”】
一項賽事,一場狂歡
引爆整座城
今年年初
“華豐金灣杯”2024河美共贏籃球聯賽
(以下簡稱“河美聯賽”)
在東源縣上莞鎮新輪村拉開序幕
當天
客家非遺民俗巡演、美食、農特
文創展銷等活動同步舉行
上萬游客天南海北趕來
瞬間點燃了鄉村的激情與活力
2月20日,河美聯賽開幕式暨上莞追龍民俗活動在東源縣上莞鎮舉行。
河美聯賽以“助力百千萬·奮力促振興”為主題,通過“一賽”帶動“六賽”,具體包括“賽百千萬”“賽綠美”“賽文明”“賽特色”“賽隊伍”“賽風貌”,并設立了源城區、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江東新區和河源國家高新區8個賽區。
賽事從2月持續到年底,超400支村級球隊報名參賽,共進行900多場比賽,每個賽區均根據當地特色設置了獨特的展覽區,通過全面賽事帶動全民經濟發展,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全民齊參與 共赴一場盛會
一賽激起“千層浪”,河美聯賽不僅是屬于籃球愛好者的狂歡,更是屬于廣大群眾的盛會。與以往的球賽不同,河美聯賽的球員大都來自各行各業,有企業家、返鄉大學生、教師等各個領域的人才,他們在一次次的訓練、比賽中,從陌生走到熟悉,從個體凝聚成團隊,從最初的生疏磨合到最終的默契配合,在賽場上賽出風采、賽出實力,展現出積極向上的時代風采。
賽場下,從各地趕來的觀眾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場上的每一個瞬間。隨著比賽的進行,觀眾們的情緒也隨之高漲,歡呼聲、吶喊聲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片熱烈的海洋。賽場外,孩子們興奮地模仿著球員的動作,年輕人熱烈討論著比賽的戰術與策略,老人則回憶著自己年輕時的運動經歷。河美籃球聯賽在不同年齡層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帶動起全民運動的熱情,讓更多群眾感受到運動的魅力。
河美聯賽不僅激起了全民運動的熱潮,更鏈接起了與鄉親的情感紐帶。許多鄉親以籃球賽為契機,積極參與到家鄉的發展建設中。如在東源大區賽仙塘鄉村男子籃球賽中,該鎮各村按實際提出“微心愿單”,積極動員鄉親出資,按各參賽隊伍在全賽程中積累的總得分,以“一分一百元”的兌換方式贊助經費,兌現各村“微心愿單”,推動各村完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助推“百千萬工程”加碼提速。
賽事“流量”化為消費“能量”
觀球賽,看非遺,品美食,買特產,賞美景……在河美聯賽現場,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讓游客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各縣區、各鎮村紛紛展成果、亮名片,拿出了自己的實力底牌,把農特產品、非遺文化、文創產品搬到了比賽現場,將體育競賽打造成集觀賞、體驗、消費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盛事。
連平大區賽上的美食吸引群眾
東源縣以“農”為基,在21個鄉鎮分賽區周邊合理規劃農特產品展示區,通過338場賽事帶動縣內霸王花米粉、板栗、仙湖茶、客家黃酒等“土特產”展銷2.7萬份;江東新區依托河美聯賽平臺,舉辦樂隊巡演、后備廂擺攤、美食節等活動,將商業、文化等多元素融合一起,帶動餐飲、住宿、交通等發展,為新區發展注入新活力;和平縣深挖當地資源特色,立足實際制定賽事活動主題,如以“走進翠山·暢享醉美竹?!睘橹黝}的上陵鎮,以“探粵贛秘境·赴最美花田”為主題的浰源鎮,全面展示了美麗圩鎮風貌和豐富的文旅資源。河美聯賽跳脫出比賽范疇,巧妙融合各地風土人情、農特產品,借助比賽讓當地特色產品、發展成果出彩又出圈。
文化是河美聯賽中重要的符號之一,縱觀各大賽區現場,非遺文化、鄉土文化貫穿全場。東源追龍、紫金花朝戲、龍川木偶戲、和平墩頭藍、連平忠信花燈等精彩活動輪番上演,讓游客在觀看球賽的同時,深切感受到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以賽興文,以文塑旅,以旅促農。河美聯賽,始于春,至冬而實遂,碩果累累。我市依托河美聯賽,促進農文旅體融合發展,群眾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游客體驗更加深入多元,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鄉村振興的前景更加廣闊光明。
一審:田靜雯
二審:蔡曉璐
三審:巫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