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東源縣柳城鎮萬綠智慧無人農場的廣闊稻田里,微風吹過,稻浪翻滾。這里的收割景象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無人駕駛農機正忙碌地在田間穿梭,精準而高效地收割著一片片金黃色的水稻。
▲無人駕駛農機收割水稻
晚稻收割季
時值晚稻收割季節,河源95.32萬畝晚稻陸續開始收割。廣大農戶搶抓好天氣,全力做好晚稻收割作業,在田間地頭到處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秋收景象。
記者走進柳城鎮萬綠智慧無人農場,在無人農場的試驗田里,無人收割機正在進行測產作業。無人農機沿著預設的路徑自動行駛,它們的機械臂靈活地割下稻穗,再將稻谷收入機器的腹中。沒有了傳統收割時的熙熙攘攘,取而代之的是機器的轟鳴聲和稻谷入倉的沙沙聲。
▲無人農機沿著預設的路徑自動行駛收割稻穗
廣東萬綠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寬告訴記者,今年萬綠智慧農場種植了5200多畝水稻,其中有1500畝是羅院士的無人農場。從無人機整地到播種、施肥、打藥、巡田再到收割、運糧,已經實現了全程的無人化。當天在近一千畝的水稻示范基地收割測試中,樣本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537.5公斤。
▲無人收割機卸糧
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接受采訪時介紹道:“人不下田也能種地,也能種好地。農場采用無人農場技術,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和土地產出率,從而實現了產量和效益的雙重提升?!?/p>
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河源現在大部分都采用全程機械化種植,在收割的關鍵時期,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縣、鎮協助農戶搶抓時間搶收水稻,充分調配收割機械和烘干機,全力保障稻谷收割、烘干工作,確保顆粒歸倉。
據悉,2023年河源市的農機總動力達83.71萬千瓦,拖拉機注冊擁有量達到5679臺,水稻聯合收割機注冊擁有量達到1554臺,水稻綜合機械化率達70.79%,其中機收率達87.52%。
此外,市農業農村部門通過推廣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技術提高農戶科學種糧的水平,挖掘單產潛力,提高單產產量。同時,推廣耕種管收方面的社會化服務,降低勞動成本,節約投入,助力農戶增收。
▲金黃飽滿的稻谷
目前,河源的晚稻種植面積約為95.32萬畝。從10月下旬開始,晚稻陸續進入了收割期。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已經完成了大約八成的收割任務,預計在11月上旬全面完成收割工作,確保晚稻能夠及時收割入庫,保障糧食安全。
本文為《河源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中期實施情況專題系列報道》
一審:田靜雯
二審:蔡曉璐
三審:巫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