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p>
正值全市上下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熱潮之際,今天,市委八屆八次全會召開,吹響了河源錨定綠色崛起使命任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河源實踐的沖鋒號角。
撫今追昔,鑒往知來。河源歷來在改革創新的征途中不懈追求、不斷突破。上世紀70年代在全省率先探索“包產到戶”,1980年春成為全省第一個大面積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地區;2006年在全省創新實施“千村脫貧”政策,通過入股工業園形式幫助村集體經濟增收。近年來,河源在經濟、民生、生態等領域改革蹄疾步穩、亮點紛呈。如在全省先行先試點狀供地“1+N”審批模式,著力破解產業發展土地要素難題;創新建立“面對面”機制,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創新成立營商環境法治服務監督中心,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水平。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河源“敢闖敢試”的勇氣,敢啃“硬骨頭”的決心。
加快實現綠色崛起,是省委賦予河源新的使命任務,是河源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中的目標。新征程上,河源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于繼續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以改革“一子落”帶動河源發展“滿盤活”。全市上下務必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和使命,加快健全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激發河源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新活力;加快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增強河源推進“百千萬工程”新動能;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鞏固河源生態環境新優勢;加快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打造河源創新發展新引擎;加快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提升河源“融灣”“融深”新高度;加快深化民主和民生領域改革,繪就河源民生福祉新畫卷;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高法治河源平安河源建設新水平。在銳意改革中,用“實招”“真招”不斷夯實河源綠色崛起的根基,踏上乘勢而上、起而行之的堅實步伐,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河源貢獻。
奮斗創造奇跡,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讓我們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全面落實市委全會部署,向“新”而行、向“新”發力,有力有序解決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問題。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河源人民,用更多改革措施與成果增進民生福祉,讓綠色崛起的光芒照進百姓幸福生活。
作者:本臺評論員
一審:葉麗婷
二審:許志武
三審:周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