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多彩的習俗。連日來,我市多地群眾以各自的方式慶祝這一節日,感受中華文化的底蘊富足以及熾熱的愛國情懷。
端午到,粽子飄香。除了咸香軟糯的咸蛋黃肉粽外,既有柔韌感又不粘牙的灰水粽,是客家地區端午時節的傳統小吃。在東源縣仙塘鎮、龍川縣豐稔鎮,村民們把農家糯米淘洗干凈,再用純天然植物堿水浸泡,燒開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一粒粒糯米被一片片粽葉包裹在一起,裹著的不僅僅是可口的食材,還有幾分家鄉與親情的味道。
東源縣仙塘鎮仙塘村村民嚴偉鳳:灰水是從我們老家,我媽弄來的,用我們山茶油的茶籽殼,還有布驚燒成灰,堿水對人體是很好的,糯糯黏黏的,對胃很好的,我一天就做100多個(灰水粽),全部是新鮮的綠色食品。
河源市青稻農廚食品生產有限公司負責人鄒萍萍:客家人都是吃這個灰水粽為主,這個灰水粽是我們小時候的一個記憶吧,就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一個味道。
弘揚端午文化,傳承愛國情懷。9日,市圖書館舉行“我們的節日·端午節”親子包粽子體驗活動。在互動游戲環節,大家通過端午知識搶答和蒙眼喂粽子游戲,進一步了解端午傳統文化,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隨后,家長和孩子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一起動手包粽子,在一雙雙巧手下,一個個棱角分明的粽子便展現在眼前。
小朋友劉蘇漫:包粽子是要很講技巧的,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很開心,我們包的是蛋黃和豬肉粽。
市民李女士:這個活動就特別有意義,讓孩子知道了端午節的一個由來,對于傳承我們的端午的文化、客家的文化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非常感謝圖書館給予我們這一次活動,讓我們有一次這樣一個親身的體驗。
傳承多彩文化,詩韻魅力端午。9日,品賞經典詩詞暨端午雅集活動在源城區光明學校舉辦,學生們聲情并茂的演繹詮釋著經典的魅力,展現出中華經典的多元韻味,讓家長和孩子,在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的同時,了解詩詞和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
市民林崇碧:我們在端午節日能感受到這中華文化的傳統,能夠感受到文化的精神,讓我們把這個文化能夠簡單的理解,最終讓我們整個社會能夠體驗到這個文化的氛圍。
河源市詩詞協會會長陳偉榮:因為作為端午節來講,它本身蘊含的文化內容就很豐富,既有這個我們古代人的智慧,用詩詞的方式和書法的方式來展現,為我們的學生后代,記住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根。
全媒體記者:黃 婷 饒榮盛 蘇琳琳 鄧勇輝 廖 璐 劉 德
一審:葉美祺
二審:許志武
三審:巫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