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河源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自秦置龍川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客家人開發嶺南最早的地區。千百年來,河源文脈不斷綿延賡續。
清雍正年間,河源當時的槎江書院在地方人才培育、客家文化發展中舉足輕重。新建于2021年的河源市槎江書院場館更成為河源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新高地,對推動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進一步推動嶺南文化傳承與發展,擦亮河源市槎江書院文化品牌,依托嶺南文化傳播研究院,5月30日-31日,“傳承嶺南文脈 弘揚客家文化”河源市2024年槎江書院大講堂暨客家文化傳承發展深調研系列活動將在河源市舉辦,聯動文化名家與學界力量,助力河源文化強市建設。
本次活動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嶺南文化傳播研究院、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中共東源縣委宣傳部、中共龍川縣委宣傳部協辦,河源市槎江書院、羊城晚報灣區新聞部、羊城晚報品牌傳播中心承辦,支持單位河源市圖書館。
嶺南文化的源頭、歷程與特征到底是怎樣的?專家學者對于龍川佗城文化的探究有何獨到見解?當代文化自信與文化使命劍指何方?本屆活動主辦方邀請了多位文化界大咖現場齊聚河源,共話客家文化傳承“破圈”之路。
其中,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曾大興教授將會從嶺南文化的三個來源與三個發展階段闡述嶺南文化的歷程。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王元林將講述佗城作為千年龍川縣治嶺南首邑概況及佗城文化探索分享。在河源市槎江書院大講堂走進高校環節中,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廣東省文化學會會長周建平博士還將與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校區)的師生們一同感受什么是“文化的力量”。
此外,活動現場還將邀請專家、學者同臺沙龍,圍繞有關話題共話傳承嶺南文脈、共同弘揚客家文化。
文化大咖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周建平 文學博士,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廣東省文化學會會長
曾大興 哲學博士、教授,廣州大學文學地理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文學地理學會會長、中國柳永研究會會長、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
王元林 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廣州大學海上絲綢之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廣州市廣州十三行重點研究基地主任
胡方 歷史學博士、副教授,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客家文化學院院長、河源市客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劉立恒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副處長、副教授、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河源點負責人、河源市方言文化傳承創新中心負責人、省級非遺項目河源客家童謠代表性傳承人
羅麗麗 河源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現代文秘專業主任
5月31日,活動還將開展客家文化傳承發展深調研,文化專家顧問、文化領域學者代表、新聞媒體記者將走進河源市東源縣柳溪書院、義合鎮蘇家圍、康禾鎮仙坑村八角樓和登云書院,以及龍川縣佗城鎮,圍繞“河源書院及客家文化”“如何重新活化河源書院及客家圍屋資源”“傳承嶺南文脈”等話題,從不同角度暢談對河源客家文化發揚傳承的思考,并為河源客家文化的傳承發展建言獻策。
·新聞鏈接·
文脈傳承 河源文化放光彩
河源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地處東江中上游,與廣州、深圳及香港的直線距離均在200公里以內。
河源萬綠湖
河源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自秦置龍川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南越王趙佗曾擔任龍川縣首任縣令,是客家人開發嶺南最早的地區。河源養育了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阮嘯仙、劉爾崧,他們和黃居仁被稱為廣東革命史上著名的“東江三杰”。
這里歷史遺跡和民間藝術豐富,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龜峰塔、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指揮部舊址),省文物保護單位28處?!白辖鸹ǔ瘧颉薄爸倚呕簟北涣腥雵壹壏俏镔|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河源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擁有華南第一大人工湖萬綠湖、蘇家圍、熱水漂流、黃龍巖、霍山、龜峰塔及眾多溫泉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擁有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巴伐利亞莊園)對外開放旅游景區39個。
另外,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居世界之首,超2萬枚,被授予“中華恐龍之鄉”稱號。擁有眾多的古村落、古民居,源城區陂角村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市25個古村落被評定為廣東省古村落,林寨古村是中國最大的四角樓之鄉。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際綠色生態旅游名城、中華恐龍之鄉、中國綠色經濟十佳城市、中國優質飲用水資源開發基地等榮譽稱號。
依托這片綠意盎然的土地,河源將文化創意與生態旅游緊密結合,打造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文化產品,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入駐,促進了文化產業的規?;?、集約化發展,推動了文化產業與科技、旅游、生態、農業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在“百千萬工程”的引領下,河源以文化為引擎,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興業”的發展理念,不斷挖掘和利用文化資源,推動文化產業賦能“百千萬工程”。
文化賦能 助推高質量發展
羊城晚報是廣東省委黨報、嶺南文化大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在廣東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聯合暨南大學成立了廣東省首個嶺南文化傳播研究院(大灣區文化智庫),為廣東建設高質量的文化強省貢獻文化力量、傳播力量與智庫力量。近年來,羊晚集團與各地市攜手傾力打造的“文脈”系列文化品牌,在文博會期間也啟動了2.0煥新升級,“媒體+智庫”功能在不斷凸顯。
河源市槎江書院場館
此次羊晚集團聯手河源市委宣傳部共同開展槎江書院大講堂暨客家文化傳承發展深調研系列活動,將充分發揮嶺南文化傳播研究院和“文脈”系列政、產、學、媒復合型文化智庫優勢,圍繞河源歷史、客家文化、槎江書院等方面展開探討,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嶺南文化和河源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傳承和發揚槎江書院的精神內涵,深入助力河源文化強市建設。
屆時,主辦方還將舉行嶺南文化傳播研究院槎江書院調研基地掛牌儀式、槎江書院文化顧問聘任儀式。
一審:田靜雯
二審:許志武
三審:巫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