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三下鄉”活動如火如荼,不少高校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鄉村振興中貢獻青春力量。連平縣大湖鎮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暑假期間大湖鎮成立了一支大學生返鄉實踐隊,用“短視頻+紀錄片”的形式講好大湖紅色故事,完成一場助力鄉村振興的青春接力。
在連平縣大湖鎮五禾村的駱形屋祠堂,參加返鄉實踐活動的大學生們正在聆聽村民曾春雄講述的大湖區第一個農民協會的故事。一張張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文物,大家邊拍邊學,從中汲取奮進力量。就讀影視制作專業的大二學生吳詩詩是團隊中的導演兼剪輯師,這是她第一次參加返鄉實踐活動。在半個月時間,吳詩詩的團隊要制作出《地下交通站》、《農民協會》、《堡壘支部》三集微紀錄片。
與吳詩詩團隊專注于挖掘革命遺址故事有所不同,偏愛人物紀實短片的鐘煜團隊則更為關注革命烈士事跡。在革命戰爭年代,大湖鎮涌現出一批批傳播革命思想想先輩與為解放事業前赴后繼的英雄烈士。為此,鐘煜團隊決定拍攝曾獻章、何健生、朱振漢三個革命人物。
腳下有泥土,青年有力量。每一段紅色往事,都是當代大學生進行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鮮活教材。大湖鎮的暑期社會實踐讓讓青年學子走進紅色故里,實地考察走訪了第一黨支部、縣工委舊址、何新屋阻擊戰舊址、五果村地下交通站遺址等革命教育基地,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到的青年學子的實踐行動中,為積極投入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全媒體記者:饒榮盛 廖 璐 鄒 滔
通訊員:謝太熠 林 淼
編輯:田靜雯
二審:許志武
三審: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