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建了個俱樂部,
得閑回村里打卡、飲茶,
有事談事,
沒事看直播帶貨。
8月17日,
河源首個
以探索鄉村數字“智理”模式的
鄉村俱樂部
——東源縣順天鎮金史村“和順之家”
正式投入運營。
當天上午,金史村村民比過年還開心,男女老少裝扮一新,喜滋滋地來到“和順之家”。在這個現代工業風與金史朱氏文化元素相融合的俱樂部里,村民在鄉野體驗到了城里的生活方式:大人們在茶吧一邊飲茶,一邊聊些家長里短,暢談村里的新變化;孩子們在觀景平臺蹦跶完,又跑到“兒童天地”畫畫;有人扶老攜幼到“有愛金史”拍照區,拍照打卡發朋友圈;有人笑嘻嘻地在運營中心用積分兌換物品……
“和順之家”是一個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的大型露天鄉村俱樂部,建有籃球場、表演舞臺、親水休閑步道、健身廣場、鄉村治理文化公園、“婦女兒童”之家、“第二課堂”創作區、“兒童天地”創作區、“有愛金史”拍照區、“圍爐夜話”暢聊區等;主體建筑由集裝箱搭建而成,設有村民議事中心、積分管理中心、商家運營中心、“和順直播間”及觀景平臺。
今年3月,金史村開始嘗試積分制管理模式,將各類村務和村民日常行為習慣進行常態化積分量化評比,引導村民主動配合村務開展來換取積分,村民可在議事中心、積分管理中心,了解積分規則、管理及監督情況,并到商家運營中心兌換相應獎勵物品。
在鄉野里搭建起一個屬于全體村民的公共活動空間,推行數字化“智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無疑是“和順之家”最鮮明的底色。金史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日彬深有感觸地說,有了俱樂部這個平臺和積分制管理模式,可以實現由“任務命令”轉為“引導激勵”,不僅提高了村民參與村務的積極性,拉近了村民之間的距離,還增強了大家對家園的認同感。
順天鎮鎮長劉仲源介紹,“和順之家”是該鎮探索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數字“智理”模式的新舉措,希望能以“小積分”撬動“大文明”、激活“大治理”,讓“小積分”成為助推文明鄉風建設的“大能量”,讓俱樂部成為助推鄉村社會“軟治理”的新載體,進一步激活鄉村全面振興內生動力。
編輯:張 穎
二審:許志武
三審: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