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國內疫情形勢嚴峻復雜
整體呈現多點散發、
多地頻發的態勢
廣大市民要如何
做好個人防護呢?
今天記者就此采訪了
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現在正值暑假,市民朋友的外出活動可能會增加。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近期非必要不前往發生疫情的地區開展旅游、探親等活動,出發前應先通過“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查看“疫情風險查詢”情況和“各地防控政策”。對于外地返河人員,要自覺遵守防疫規定。
市疾控中心應急傳防所負責人 高淑萍:“倡導有外市旅居史的人員返河后主動開展核酸檢測,同時一周內主動做好自我健康監測,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近7天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主動向所在社區報備,或在粵省事‘入粵申報’模塊進行填報,積極配合各地健康排查、健康碼查驗等疫情防控措施。”
堅持個人防護不放松
鑒于當前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專家提醒,市民朋友要保持日常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個人防護不放松,積極接種新冠疫苗,每天開展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味)覺減退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到附近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并積極配合防控措施。
市疾控中心應急傳防所負責人 高淑萍:“廣大市民要增強防護意識,日常要堅持做好勤通風、戴口罩、一米線、勤洗手這‘防疫4件套’。同時,到達餐廳、商場、KTV、網吧、圖書館等人員聚集場所,要自覺掃場所碼。在沒有接種禁忌癥的情況下,符合條件的市民朋友請盡早接種新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p>
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
大家要繼續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務必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
嚴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減少人員流動帶來的
疫情傳播風險
如近期要出游
請你做好以下幾點:
出游有攻略,路線巧安排
出門旅游,請您一定要提前了解旅游途經地、目的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提前向目的地所在社區/村居、單位報備,堅持非必要不出境,不去中高風險地區旅行!建議優先選擇近距離短途游。
請先提前了解景區景點的防疫政策!盡量選擇通風良好的景區景點,減少不必要的聚集。可選擇網上預約,避開高峰時段,盡量錯峰出行,錯峰出游。
防護早準備,物資有保證
出發前要準備好足量的醫用口罩、消毒濕紙巾、免水洗手液等。建議在出行前,可以準備一個防疫小包: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若干、1瓶免洗手消毒液(50毫升/瓶)、1包消毒濕巾、1包干紙巾、體溫計、1包一次性手套和若干個塑料袋。
可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氣情況,準備足夠的保暖衣物,避免感冒。旅途較遠時,建議隨身攜帶一些常用藥品,如暈車藥、感冒藥、腸胃藥、止痛藥、創可貼等。
防護措施到位
個人防護有道
1、戴口罩
旅途中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正確規范佩戴口罩,在人員密集或密閉的公共場所(地鐵、動車/高鐵、飛機和廂式電梯等場所)請全程佩戴好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2、手衛生
保持手部衛生,注意咳嗽禮儀,打噴嚏、咳嗽時要用紙巾或者肘部擋住,打噴嚏、咳嗽后要洗手;盡量避免直接接觸公共物品,可選擇戴上一次性手套或用紙巾隔開觸碰,如直接接觸,應及時進行手衛生,不要用臟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
3、1米距
在買票、安檢、候車和使用自動扶梯時,在車站、景區游玩、排隊等候時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少交談、少聚集、不扎堆。
4、多通風
選擇衛生狀況好、通風條件較完善的酒店或賓館,入住后要及時開窗通風。
5、少就餐
在旅途中,盡量減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數,如必須就餐,避免和其他乘客面對面就餐,就餐時不要交談;聚餐建議使用公勺公筷,減少交叉感染。
6、做好行程記錄
注意做好行程記錄,如飛機航次、動車班次時間和具體的座位號,在外居住的賓館和用餐的餐館飯店名稱和主要同行人員、共餐人員的姓名等信息。
出行歸來早報備
健康監測很重要
全媒體記者:劉 曦 袁志藝
編輯:田靜雯
二審:許志武
三審:周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