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積極調動情感狀態的重要性
李國洋
(作者單位:河源廣播電視臺)
摘要:時代在發展,傳媒環境不斷改變,如此紛繁多變的時代背景下,對于主持人的業務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元化。作為一線的節目主持人應該結合工作來思考:主持人應該保有什么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標準規范的普通話是根本,清晰明了的邏輯思維是要求,相比之下,積極調動情感狀態以適應各種不斷創新、層出不窮的節目樣態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媒體; 主持人; 調動情感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斷提升,各行各業的發展速度也是空前巨大,其中作為豐富百姓精神文化領域代表的電視行業也發生眾多改變,與此同時整個電視行業的不斷向前推進與發展,對主持人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從《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向往的生活》等節目的“去主持人化”,再到各大電視紙媒AI主持人的出現,節目主持人面對的挑戰變多了、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更多了,在如此變化莫測的時代背景下,主持人應該凸顯哪方面的能力才會跟隨時代一并發展?答案很多:保持標準普通話、注意言行舉止、提升業務素養等等,但是最為直觀且有效的方法就是積極調動情感狀態以應對不同類型的節目背景需求。
1 在傳媒環境不斷改變的情況下,為什么主持人要保持情感的積極調動很重要?
現在的電視節目制作方式越來越豐富,節目樣態也在不斷翻新,比如在虛擬演播室錄制制作、傳統媒體的主持人走出電視臺直播間來到社交平臺的直播間、Vlog記錄式出鏡等等,從過去電視節目的單一性到現在眾多形式的出現,從過去節目制作包裝的相對簡單到現在各種方式的創新,在給觀眾帶來豐富的視覺體驗同時,對于節目主持人的要求也更加多元,除了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之外,就是情感的充分調動。
這些年文化類節目不斷的崛起,同時也在不斷創新節目形式,從《朗讀者》中董卿的深厚共情能力,再到《典籍里的中國》中撒貝寧穿越時空鏈接古今的深厚表達,我們會發現情感的積極調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在情感調動過程中的出色展示,不僅吸引了一大批觀眾開始關注文化類的電視節目,更激起了大家的愛國情懷和對中國古老文化的興趣。主持人的情感調動除了在文化類節目中有助于節目的傳播效果之外,在新聞類節目中也有所體現。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中,主持人海霞的情感積極調動,也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和喜歡。與傳統新聞節目主持人相比,海霞的播報風格多了更多的溫度,聲音中也傾注了更多的溫暖的元素,甚至在每期節目中可以通過海霞面部的表情而猜測到接下來播報的是義正言辭代表國家立場的新聞,還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事新聞。播報有關國家政策方針與國際立場的新聞時,海霞權威嚴謹,彰顯大國風范;播報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新聞時,海霞熱情洋溢,親切和藹,我們總會在海霞的播報中感受到家國情懷,讓原本枯燥的新聞節目變得更有溫度和溫情。
如此來看,無論文化類的電視節目,還是新聞節目,抑或是其他的類型節目,主持人積極調動情感總是能夠起到很好的傳播效果,并且得到觀眾的喜歡與認可,不僅實現了電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功能,同時也更好地體現了主持人的示范引領,傳播文化的重任,由此可見,主持人情感的充分調動至關重要。
2 如何實現情感的積極調動?
2.1 首先做好心理準備,追尋強烈的播講愿望
情感狀態的營造與調動對于主持人來說至關重要,同樣的一期節目一期文稿,因為主持人調動情感程度的不同,可能不同的主持人傳遞出來的效果會有天壤之別。這就要求主持人在節目錄制的前前后后,需要將調動情感工作做好做充分。情感的調動,既包括技巧性地輔助,也包括心理建設的塑造,兩者共同努力共同作用,往往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而其中心理的準備工作往往更加重要。積極的、強烈的表達愿望是能否完成好主持工作的強大內驅動力,只有將心理狀態調適到最佳,才能為接下來的情感表達做好鋪墊準備。觀眾,既是電視節目的觀看者,也是評論者,觀眾可以感受到倪萍的熱情大方侃侃而談妙語連珠,也可以看到主持人狀態不好情緒不佳的時候。所以首先做好心理狀態的調整,再開始語言的表達,整體效果會事半功倍。
2.2 提打挺松,讓口腔狀態準備好
就像運動前需要熱身一樣,正式的錄制節目前,提打挺松的練習可以將我們的口腔狀態變得積極向上。平日里的口腔狀態相對沒有那么積極,會呈現出比較癟的狀態,聲音也會比較單一沒有活力,但是當我們通過提起顴肌、打開牙關、挺起軟腭、放松下巴,整個口腔生理狀態開始改變,口蓋打開之后,口腔中的空間變大,產生共鳴變多,整體的聲音狀態會更加立體飽滿積極,會給觀眾更好的聽覺體驗。比如在湖南衛視《聲臨其境》節目中,倪萍和董卿在準備開始配音前,都在做口部操,借助提打挺松將口腔狀態激活,為接下來的表現做好準備工作。我們也會發現在《朗讀者》節目中,主持人董卿在每段主持的部分,整個顴肌都會呈現積極的狀態,這既有利于傳遞她的情感,也便于提升她的播講狀態,同時也為觀眾帶來美好的聽覺體驗。
2.3 通過調動感官和動作輔助來調整情感狀態
當下各種媒體制作節目的形式有很多,伴隨著受眾對節目視覺化的要求不斷增高,在節目制作的過程中,制作方也要不斷的改革創新,挖掘新的視覺沖擊和體驗,與此同時虛擬摳圖的節目制作包裝方式變得越來越普遍了。虛擬摳圖的制作方式,往往需要主持人站在全綠或是全藍背景下進行主持,也往往因為背景色調的單一而難以融入更多的情感狀態,這個時候,感官的調動顯得尤為重要。感官包含了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通過這些感官的調動來讓自己進入文稿的情境中,在相對簡單的情境中,調動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以達到節目要求。比如湖南衛視在《616天貓開心夜》的系列活動中,就是通過在綠屏摳圖條件中模擬頒獎晚會現場的場景,兩位主持人不僅穿著符合頒獎晚會的著裝,而且在情感、聲音的調動上也符合了頒獎現場的狀態,整體觀感很一致。
除了五感調動之外,動作的輔助依然很重要。由于節目制作的方式不斷改變與創新,由過去固定的演播室背景轉化成現在的虛擬摳像演播室,這就要求主持人在錄制時,需要在幕布前站位、走位、無實物表演,甚至需要在摳圖走位的情況下,完成與電腦建模的互動,以達到節目制作標準。這些就要求主持人在調動感官之外,融入肢體動作,共同形成相應的情感狀態,完成拍攝工作。比如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節目中,主持人華少的一大特點就是快速播讀廣告口播,在完成這段廣告口播的同時,還要配合攝像機進行身體的轉動、走位,口播的快速推進與運動鏡頭相結合,再加上主持人的不斷走動,每一個動態元素的相疊加,最終整體的呈現效果非常積極活潑,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沖擊體驗。
2.4 深化對象感、強化交流感
我們會發現,無論媒體環境如何發展與進步,擁有良好交流互動感的主持人,在整體的主持效果呈現上都會非常不錯。語言,作為人類相互傳達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在溝通交流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從彼此的交流互動中傳遞出多少信息,能讓對方吸收多少有效的信息,除了語言的表達精準性之外,對象感交流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家熟知的央視主持人李小萌、王小騫紛紛走出電視熒幕,轉向當下很流行的手機社交媒體。其中,王小騫也因為在央視《交換空間》節目中出色的表現以及較強的溝通表達力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雖然直播平臺在變化由電視端過渡到手機端,但是她依然將自己較強的交互力融入直播狀態中,反響頗好。央視主持人徐俐在退休后開始做手機端直播,也因為在直播中與觀眾互動交流,展現親和力的同時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于是在手機端收獲了一批新觀眾。同時我們會發現,在手機端的直播中每一個直播頻道會因為“主持人”對象感、交流感的不同,吸引在線觀看的人數也會有著天壤之別,往往那些可以吸引很多觀眾進入直播間的“主持人”在主持時,會很好的跟觀眾互動交流,而觀眾也因為有了跟“主持人”交流的機會,開始更多的關注甚至停留該頻道,不得不說,是對象感、交流感吸引了更多的觀眾產生強大的流量,甚至創造更多商業價值。
對象感交流感的增強不僅有助于節目主持人的主持效果,也有助于記者的出色發揮,使得節目效果不斷增強,不斷彰顯節目影響力。這些年我們會發現央視的節目當中涌現了很多不錯的出鏡記者,他們以積極的對象感交流感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甚至因為出色發揮,從外景記者的身份轉換到了主持人的崗位,比如央視節目《生活圈》主持人舒冬,他以很強的對象感和交流感在每期節目中向大家講解有關生活以及醫學方面的有用知識,吸引了很多中老年朋友們的關注。除了電視端之外,在該欄目的手機微信客戶端微信公眾號中,舒冬會不定期在《說冬道西》板塊中以語音的方式講解醫學知識,同時還呼吁大家將不懂的知識發給欄目組,調動了大家參與節目的積極性,主持人的較強交流感,以及欄目的較強交互性,讓欄目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很多觀眾的關注與支持。
3 結語
雖然目前整個傳媒環境不斷改變不斷升級,但是作為節目主持人,依然要用專業的知識以不變應萬變。多媒體環境無論如何發展,自身修養永遠最重要,作為節目的主持人,一定要深知主持人的職責是要傳揚中華文字的魅力,成為樹立中國人良好精神風貌的標桿,站在這樣的角度去主持,就要求除了要用標準規范的普通話進行內容表達、不斷塑造良好的專業素養之外,更要做到積極調動情感來營造準確且與節目相適應的出鏡狀態,以達到各類新形勢、新樣態節目主持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靳盼.《央視<朗讀者>節目中情感表達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8(5)
[2]宋文婷.《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8(9)
2021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參評作品推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