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返鄉祭掃需要做核酸檢測嗎?
現場祭掃是否需要提前預約?
3月22日上午
省人民政府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
就清明祭掃及疫情防控
作出相關要求
返鄉祭掃無需做核酸檢測
根據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統一部署,今年清明將有序開展現場祭掃,最大限度滿足祭掃需求。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黃飛表示,目前廣東疫情形勢非常穩定,全省都處于低風險地區,清明祭掃及疫情防控做好以下工作:
清明返鄉祭掃不需要做核酸檢測證明;
可以適當舉辦現場祭掃活動,建議盡量網上預約,錯峰分流,適當控制人流密度,減少人員聚集,落實室內祭掃消毒,體溫檢測,口罩佩戴等。清明期間如果發生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暫停開放現場祭掃;
四類人員不可參加祭掃活動:
14天內有境外旅居史人員、14天內有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密接者解除14天隔離后不滿7天人員、有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癥狀人員,都不可參加現場祭掃活動。祭掃期間注意加強個人防護。
包括通風、洗手、戴口罩“三件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流密集地區,通風不良場所,或到醫院就診看病,出現呼吸道癥狀出現時,更要自覺戴好口罩,保持好手衛生等。
現場祭掃需實名預約
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方洽平介紹,今年有序開放現場祭掃,各地根據疫情形勢預判風險評估,科學合理設置各殯葬機構合理承載量,推行實名預約,錯時錯峰,分時分批進行人流管控。
推行無煙祭掃,禁止明火,不攜帶紙錢,煙花爆竹前往。建議鮮花祭掃代替燃放紙錢。
針對不同群體,特別是老年人,運用智能祭祀遇到的困難,推行網絡實名預約,保留電話預約和線下服務等傳統渠道,設立綠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體現場祭掃需求。
提倡文明低碳祭掃方式,繼續在手機“粵省事”程序提供網上文明祭掃服務,鼓勵網上祭掃,線上追思,提供代理祭掃服務,代為敬獻鮮花,打掃墓碑,掛心意卡等滿足多樣化需求。
@河源人
清明節將至
這里有一封文明祭掃倡議書
請大家接力轉發!
河源市2021年清明節
文明祭掃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
一年一度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是我國人民寄托哀思悼念親人的傳統節日。為有效防控新冠疫情,推行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營造平安有序、文明和諧的良好祭掃氛圍,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文明祭祀先人,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堅持預約、錯峰、限流祭祀規定,做到戴口罩、測體溫、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祭掃場所人員聚集。倡導通過鮮花祭掃、家庭悼念、經典誦讀、網絡祭祀等創新祭祀方式緬懷先人、寄托哀思。自覺遵守用火規定,切實做到不在山頭、林地、墓地燒紙焚香;自覺遵守祭掃秩序,增強安全意識,嚴防事故發生和疫情蔓延,確保祭掃活動安全有序、文明和諧。
二、推動移風易俗,推進節地生態安葬。更新傳統喪葬觀念,倡導骨灰存放、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提倡骨灰撒散或者深埋、不留墳頭;不私建墳墓,把更多的人類生存土地留給子孫后代,做移風易俗帶頭人。清明節前后將以縣區為單位開展骨灰集中節地生態葬活動,對參與骨灰節地生態葬活動喪屬予以獎勵。有參加意向者請電話咨詢市民政局(0762-3238825)。
三、倡導喪事簡辦,推動喪葬禮俗改革。百善孝為先,要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老人在世時,多盡孝道,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后,從儉辦喪、文明祭奠、摒棄陋習,厚養薄葬。
四、堅持以身作則,黨員干部做好表率。廣大黨員干部及在職在編公職人員要以身作則、示范引領,發揮黨員干部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規定、生態安葬、節儉治喪、文明祭祀等方面的表率作用,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群眾,自覺地以文明安全的形式進行祭掃、祭奠。
廣大市民朋友們,疫情防控,平安清明,從我做起!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點滴做起,移風易俗,倡導新風,保護環境,安全祭掃,平安清明。
編輯:張 穎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