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繁華都市到家鄉小鎮,從公司白領到創業青年,從農業“門外漢”到種植能手,來自江西吉安的彭生根九年前就開始扎根河源,與妻子黃寧一起一路摸爬滾打,不僅靠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小康生活,還帶動了雙江鎮的鄉親鄰里一起脫貧奔康、共同致富。
【現場聲】東源縣萬綠松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彭生根
你們套袋之前就要看一下有沒有爛果的,你看這些都是爛果的,你不剪掉的話,到時候整串葡萄爛掉了。
【正文】在雙江葡萄園里,彭生根正為員工傳授果穗套袋技術。眼下正是葡萄的夏管時期,包含選育、支架、施肥等一整套的種養技術,是非科班出身的彭生根四處“取經”、摸索出來的。來自江西吉安的他是一名地道的“廣漂”,主修室內工業設計的他,畢業后成為了上海一家主管計劃于外發的公司助理廠長,2009年,因一次工作關系認識了妻子黃寧。
【同期聲】東源縣萬綠松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彭生根
當時來到這邊,認識我老婆之后,也算是認識河源,然后扎根河源吧。因為我老婆是東源雙江這邊人,我跟她進來這邊探親,然后慢慢了解這邊很多土地是拋荒的,包括這邊的環境跟土質是比較好。所以想過在這邊創業。
【正文】
篤定了創業的想法后,彭生根的“小康夢”從養雞開始。但由于缺乏經驗與資金,在養殖過程中,夫妻倆遇到了重重困難,第一次創業宣告失敗。
【同期聲】東源縣萬綠松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彭生根
當時雞比較多,因為會得一些病,但是因為我們在深山里面,然后買那些藥和疫苗都比較困難,然后第二個方面是不懂,沒有技術,也不知道打什么疫苗,所以說雞死了比較多。自己的資金也比較有限,后面跟我太太又去了上海上班。
【正文】2010年,懷揣著對夢想的憧憬來到上海,彭生根在美特斯邦威集團做設計部經理,年薪達到了二十萬,妻子黃寧則自己開網店兼顧家庭,小日子過得舒適悠閑。然而,彭生根并沒有安于現狀,夫妻倆一直有一個男耕女織的田園“農民夢”,眼看著父母年邁,在上海不到一年就舍棄了大都市的繁華,帶著旁人的不理解,重回故里,過起了起早貪黑的鄉村生活。在考量農作物時,由于彭生根岳母的娘家——廣西桂林有不少農民都種植葡萄,夫妻二人合計著嘗試在家鄉“復制”一個葡萄園。
【同期聲】彭生根的妻子 黃寧
葡萄當年種就可以當年掛果,資金回籠會比較快一點。除了這個之外,我們想著我舅舅他們技術方面可以給我們一定的提供。而且河源這一邊當時的市場也是非常的空白,所以就想著試種。
【正文】沒有技術、資金不夠、缺乏人手。現實的阻力沒有動搖夫妻二人創業的決心,“田園夢”從30畝葡萄開始,從此,你犁地來我栽秧,你挑水來我澆肥。
【同期聲】彭生根的妻子 黃寧
當時種葡萄的時候剛好懷上大寶,那時候也剛懷上,當時跟著我老公去做事的時候,確實是很多粗重活是做不了,但是我們資金方面也不太夠,唯一辦法就是自己多做一點。他每天晚上都做到十一二點、一兩點才回來。
【同期聲】東源縣萬綠松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彭生根
種葡萄當時也是遇到一些困難,本身他技術沒有很大問題,但是沒有考慮到河源跟桂林是有很大的一個區別,一個氣候,一個雨水,當年種下去,可能是五六月份,發那個龍舟水,整個葡萄園被水淹了,可能淹了幾天,苗出現了枯死的跡象。當時可以說所有的資金都投入進去了,包括借親戚朋友的錢,當時可能都想過放棄。
【正文】消沉了一段時間后,夫妻二人重拾信心,購買了許多工具書,天天泡在了葡萄園里,最終在第二年的金秋喜獲豐收。成功之余,他們并不滿足于現狀,貸款再建一個百畝葡萄園基地。產業壯大了,產量也上來了,如何打開銷路成為了當務之急。
【同期聲】東源縣萬綠松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彭生根
在上海我們就接觸過,他們是做采摘園的,你可以下訂單,我們可以送到工廠,或者他們直接來果園采摘。當時資金不夠,我就花了幾百塊錢,去市區廣告公司做了兩千多份廣告宣傳單,然后帶著一家人大白天去市區發那個宣傳單。當時也是考慮到來這種偏遠的地方不是很方便,我們首選的目標、客戶就是有車的。所以我們就見停車場就發,見停車場就發。
【正文】苦心人,天不負。創業九年,“雙江夫妻檔”打響了名聲。從一開始的30畝地,擴展到如今的百來畝葡萄園,2018年,合作社還成為了“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去年產值更是超過300萬元。但他們深知,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小康。于是,夫妻兩人免費培訓周邊農戶種植葡萄,自己的葡萄種植園很快幫助20多位留守婦女就業,同時帶動了周邊20多個種植戶種植葡萄,間接帶動了上千農戶增收。
【同期聲】東源縣雙江鎮雙江村村民 賴秀桃
在這里做比較好一點了,照顧得到家里了,每個月都可以領到三千多,伙食費就有了。
【同期聲】彭生根的妻子 黃寧
還在我們葡萄園這里做了個小集市,這個小集市主要是收集我們這些附近的一些農特產品,放到我們葡萄園這里來銷售,銷售過程中我們是不賺取一點費用的。
【同期聲】東源縣萬綠松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彭生根
創業一個人是不行的,需要家人的支持跟團結,家和萬事興,做任何事情都是靠一家人和和氣氣,一起團結才能有一番作為
【正文】為了讓小康成色更足,夫妻二人打算繼續編織“田園夢”,也帶動更多農戶過上甜蜜的小康生活。
【同期聲】東源縣萬綠松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彭生根
我們希望三五年之內建設一個相對完善的鄉村旅游的一個項目,比如說葡萄種植一百多畝,再加上其他的水果種植幾十畝,大概種植面積在三五百畝吧,然后盡量讓周邊的農戶全部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納入進來,然后會開展一些旅游的活動,達到產值1到2千萬的一個目標,讓他們走上一個小康的生活。
【正文】當前,廣東上下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建設目標正一步步實現,返鄉創業正逢其時,彭生根離自己美麗的田園鄉村夢也越來越近了!
2020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參評作品推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