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臺號】男:這一刻,最好有陽光灑在身上,然后可以敞開慵懶的心扉放松自己。
女:這樣的感覺電波就可以做到。河源電臺新聞綜合廣播,前進路上與你同行。接下來,您將收聽到的是《人社在線》。
——宣傳帶1: 他,大學畢業后,積極響應國家“三支一扶”號召,回到農村,服務家鄉?!緞⑻鞁桑耗菚r候年輕人很少,30歲以下的(工作人員)就我們一兩個人,我們年輕人應該到基層去,發揮自己的力量。】他,“三支一扶”期滿之后,繼續選擇扎根基層,到最偏遠、最艱苦的林場成為一名護林員?!緞⑻鞁桑耗抢锟赡芨枰遥。ㄑ采阶o林時),(手機)沒有一點信號了,遇到游客時比過年還開心,終于可以用語言跟人溝通了,很開心!】 他,就是“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劉天嬌。
主持人: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走進今天的《人社在線》欄目,我是主持人燕子。
2019年的12月30日,由中宣部、人社部等部委主辦的2019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儀式晚會在中央電視臺舉行?;顒由?,10名來自基層一線的高校畢業生被中宣部、人社部授予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榮譽稱號,我省“三支一扶”大學生,河源市國有坪山林場劉天嬌脫穎而出獲此殊榮,這也是我省唯一獲此榮譽的基層高校畢業生。
此時此刻, “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劉天嬌就坐在我身邊,我們首先來歡迎天嬌。天嬌,你好。
劉天嬌:主持人、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河源市國有坪山林場護林員劉天嬌。
主持人:到北京接受這樣的一份榮譽,當時內心(的感覺是)怎么樣的?
劉天嬌:非常激動!我覺得,這個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的榮譽)給了我,我真的感覺壓力很大。雖然說它是對我之前“三支一扶”工作的肯定,也對我今后工作有一定的推動作用。能給到自己(我),真的很不容易。
主持人:十萬名基層一線的大學生當中選出了十名,(被選中)這其實是概率非常低的一個事情。這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動力,同時也存在著一份壓力。
劉天嬌:是。
主持人:在那個晚會的現場,我記得天嬌特別的激動,在臺上還說了一段自己在坪山林場的經歷。
劉天嬌:是的。
主持人:那么在我們節目中,能不能給我們的聽友重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
劉天嬌:好的。
【劉天嬌獲獎感言】打開我家的后窗,看到的就是這片山林。這里曾經是我童年的樂園,但是現在這個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2004年的一場山火,一個村民燒毀了它,并且不可以修復。那時候,我眼睜睜地看著這場山火燒毀了這片山林而無能為力。當時,我就暗下決心,長大之后一定要好好保護這片山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大學畢業后,我當了一名護林員。我喜歡這里,喜歡和這片山林同呼吸共成長,我希望我的青春也和山林一樣枝繁葉茂。2005年的1月份,我考入了紅星林場的下壩工區,做了一名護林員。2018年,自己申請到更為偏僻的國有坪山林場工作。
守住家鄉的這一片金山銀山是我的初心,也是我奮斗的方向!
主持人:天嬌今天在節目中給我們演示了當時的一小段演講,今天(的表現)好像更從容一些。
劉天嬌:是的。
主持人:我那天看到你在整場晚會中表現的特別激動。
劉天嬌:是。
主持人:第一次去北京吧?有沒有趁這樣的機會去看一看我們首都是什么樣兒的?
劉天嬌:是的。時間安排的很緊,但是(頒獎)晚會的那天晚上,我和幾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一起去了天安門。25號我們就回來了。
主持人: 這樣的一份榮譽來之不易,經過了層層的選拔。當然,也有很多人疑惑天嬌憑什么獲得這樣的一份殊榮?那么今天節目當中,我們就從了解天嬌的”三支一扶”情況開始(為大家釋疑)。
劉天嬌:2011年我加入了“三支一扶”這個隊伍,被分配到龍川縣車田鎮政府工作。那時候,(在鎮政府工作的)年輕人很少,基本上30歲以下的(工作人員)就我們一倆個人,工作任務量也很大。比如計生這一塊,當時涉及到計劃生育新老系統改革,我們加班加點做了半年。做完這一項工作的時候,又接手了林權證到戶的一項工作,每天都是工作11個小時,大晚上就?。ㄋ┰谵k公室里。兩年的“三支一扶”工作在車田鎮政府過的挺充實的。
主持人:去到了基層工作,才發現基層更需要你們。
劉天嬌:是的。我們年輕人應該到基層去(鍛煉),去發揮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我知道,2015年你去到了紅星林場。
劉天嬌:在“三支一扶”服務期滿后,我又選擇了留在基層——位于龍川縣的河源市國有紅星林場。當時看到他們招聘護林員,就積極報名參加。在那個沒有信號,沒有人煙的地方度過了三年。
主持人:但,這不是你“三支一扶”的句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因為在2018年的時候,你去了坪山林場。
劉天嬌:2018年的時候,坪山林場是我們河源市最偏僻,也是(工作條件)最艱苦的林場。當時,林場沒有年輕人,又面臨著有護林員退休的情況,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我想)那里可能更需要我。
主持人:接下來,讓我們跟著天嬌共同走一段山路。
【采訪錄音】喇叭聲:第16條 本省實行全年森林防火,每年10月1日到次年4月30日為森林特別防護期......
記者:天嬌,你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跟你走一走林場的巡山之路。平時巡山的時候會帶什么東西嗎?
劉天嬌:水壺,鐮刀,還有喇叭?,F在我們這邊走上去的話就是山頂,這里森林很茂密哦。
記者:對,而且這里沒有路。
劉天嬌:反正你看到哪里(可以走)就往哪里走。特別是當(發現)山上有(異常)情況的話,哪怕是遇到很茂密的樹林,我們爬都要爬上去!每天就是三件大事——巡山護林、吃飯、睡覺。
記者:我們之前有記者(想)采訪你的時候給你打了一天電話,對嗎?
劉天嬌:是的,因為我們林區是沒有信號的。
記者:這個時候其實我很需要一根拐杖,我知道你(上山時)為什么帶拐杖了。才剛走了一個小坡,(我們)就開始走的不穩了。
劉天嬌:小心點。
記者:沒有什么地方可以抓住。
【劉天嬌用鐮刀清現路障的聲音】記者:我看你(清理路障)好利索啊。
劉天嬌:這都是練出來的。這里林木還不算太密,如果是遇到林木特別茂密、(雜草又多的話),一個小時都走不了500米。
記者:這個山的坡度有多少度?
劉天嬌:大約60、70度。
記者:你知道嗎,我們男同事情快爬不上來了。剛巡山的時候你摔過嗎?
劉天嬌:經常!腳一下沒踩牢地面的話,一下子就可能從山上滾下來。
記者:哇!
劉天嬌:我自己還體驗過一次。
記者:那傷的嚴重嗎?
劉天嬌:還好,不過不敢跟單位說。
記者:像這么陡峭的路,一般巡山時遇到的多嗎?
劉天嬌:經常都能遇到,你隨便走一段都能遇到這樣陡峭的山坡。
記者同事:這都不能算是路。
記者:巡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危險的動物嗎?
劉天嬌:遇到蛇。比如說這些(林草茂密的)地方,說不定就會有馬蜂窩,還有蛇。
記者:我們剛才說山上信號不好,家人肯定會擔心,再加上巡山的過程中隨時都可能遇到危險。
劉天嬌:嗯。我第二個孩子是18年11月12日出生,那時候我老婆都到了醫院了,我還不知道。
記者:所以說孩子呱呱墜地了,你還在巡山,是嗎?
劉天嬌:我當時還在山上。
記者:不能陪伴孩子成長會遺憾嗎?
劉天嬌:我準備等孩子大一點時,把他們帶到林場來,讓他(們)感受一下綠水青山的重要性。
記者:現在我們正在下坡,稍不注意我們有可能會被絆倒。
劉天嬌:是真的很滑。
記者同事:哎喲~(滑倒后的驚嘆聲)
主持人:我們在巡山的過程中記者也跟你聊到了這樣的一段經歷,聽說你在剛成為護林員時摔倒過,受傷后也不太敢跟同事、領導去聊這件事兒,是擔心他們瞧不起你嗎?
劉天嬌:我是想著反正就是工作嘛,只要自己調整好了,以后工作中多注意一些,也算是一種經驗(收獲)嘛。
主持人:我知道你在巡山護林的過程中(會)隨身帶著喇叭,對不對?也會帶上森林保護防火的宣傳畫冊。
劉天嬌:不管是見到誰,我都會給他發放宣傳畫冊,并且告訴他進入山林時要注意防火。
主持人:巡山的路途短的是5公里,長的是20到30公里,有時候一走就是一天的時間。
劉天嬌:是的。
主持人:早飯是在林場吃的,晚飯也必須回到林場(用餐)。
劉天嬌:對,早晚飯都是在林場吃。如果我們(巡山時)要走20、30公里,我們會帶點干糧,中午飯在山上解決。
主持人:聽說在巡山時很少能遇見人,當然能遇上時內心應該會非常的興奮吧?
劉天嬌:偶遇那些游客時,說真的自己(我)覺得比過年還要開心,終于可以用語言跟人溝通了,所以我覺得很開心。
主持人:哪怕是簡單地打個招呼。
劉天嬌:對,簡單地打個招呼。如果自己有空的話陪他們走上一段路,互相了解一下,跟他(們)講一下森林防火知識,或者是告訴他(們)附近有什么景點(風景優美的地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讓他(們)慢慢了解我們護林員的工作,也了解這個地方的民俗風情,所以我覺得(巡山之路)也挺好的(挺有意義的)。
主持人:天嬌,剛開始巡山時聽說你很快就遇到了砍伐者?
劉天嬌:是的。有一次,2005年的冬天,我發現一個砍伐者在砍衫木做鋤頭桿。被我發現之后,他就說:“我砍一兩顆小的樹難道不行嗎?。俊蔽艺f:“不行! (因為)森林是國家的資源。”他(恐嚇)道:“如果你不讓我砍(小樹),我就報復你!”
主持人:因為你不是當地人,(所以)他不認識你?
劉天嬌:對。后來我這樣跟他說:“砍伐樹木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你要鋤頭桿的話,我可以去大街上給你買兩根?!焙髞?,我也兌現了承諾,去大街上買了兩根鋤頭桿給他。后來他說,我再也不去砍伐樹木了,以后如果我看到有人做這種事情我也會去幫你宣傳一下(砍伐樹木是不對的)。
主持人:所以,他們也就成了“編外”護林員。
劉天嬌:是的。其實很多人只要他的目的達到了,慢慢地他會認可你。
主持人:他的(護林)意識會提高。
劉天嬌:對。
主持人:聽說你還遇到過打擊報復的事兒,自己的窗戶被(報復者)砍上了幾刀。
劉天嬌:是的。
主持人:當時心里害怕嗎?
劉天嬌:當時心里是有點害怕的。但是,既然我做了這份工作,不管如何都要堅守。
主持人:現在村民都普遍提高了森林防火知識。當然,在他們意識提高的同時,天嬌也在改變著自己的工作方法。一開始只會用生硬的方式告訴(亂砍伐的)村民你不可以做這樣的事情,后來你會慢慢兒地跟他們溝通交流,在彼此熟悉后才跟他們介紹更多的你想要宣傳的內容,對嗎?
劉天嬌:對的。比如說2017年9月1日新修訂的《廣東省森林防火條例》出臺,這部條例的出臺對我們森林防火、對我們護林員開展工作都是很有利的。如果遇到村民(不注意森林防火)時,我們可以直接用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去制止他們的行為,但是我沒有這樣做。我是用最普通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方式方法去打動他們,讓他(們)慢慢地知曉和認可這部法律法規(條例)。所以,我覺得(開展工作)不要一動不動就用法律法規上綱上線。
主持人:因為村民不理解這個。
劉天嬌:所以,(我用這種方式開展工作)他們就覺得你這個小伙子不錯啊。
主持人:對。我們能夠接受村民的這種思想,我們也能夠去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以此來更好地把這個工作做好。
劉天嬌:是的。
主持人:我們在跟天嬌巡山時,一起走進了坪山林場。聽說有一次你發現了隔壁(臨近)林場發生了山火?
劉天嬌:發現了有火情后,我們就跑了兩個小時到達山頂,(觀察到)山火離我們林場的范圍內還很遠。我們靠大聲地吼叫、搖紅旗,才把這個信息傳遞回林站。
主持人:當然,現在林場在巡山護林的過程中使用了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手段,比如說用“天眼”、無人機去巡護山林。
劉天嬌:是的。特別是去年,林場安裝了“天眼”、配備了無人機,更好地巡山護林,大大地提高了我們巡山護林的效果。在近幾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我的工作期內)林場沒有發生過山火,防偷盜事件(現在也)基本上沒有了。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也呈現出來了。
主持人:這是工作成效的一種體現。
——宣傳帶2:一邊是繁華的大城市,還有國企可觀的工資;一邊是艱苦的山區,還有家人的不理解,他做出了自己人生第一個決擇。【劉天嬌:村里面大學生又不多,自己大學畢業后,如果(選擇)回饋家鄉,在(家鄉)工作,我覺得更有意義?!克?,就是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劉天嬌。
主持人:天嬌在成為一名優秀的護林員之前其實面臨過兩次抉擇,這是安逸和夢想的對抗。第一次抉擇是國企工作跟“三支一扶”之間的選擇。
劉天嬌:是的。當時自己已經在國企工作了,而“三支一扶”(工作組)也同時通知我被錄取了。當我選擇去“三支一扶”(派駐點)工作時,家人都不支持,父母親也不理解。他們總說,家里經濟不佳,爸媽也需要用錢,一大堆的家庭壓力。所以,他們建議我還是以“經濟為中心”,到大城市去工作。我想了又想,后來我跟他們說:“村里面大學生又不多,自己大學畢業后,如果(選擇)回饋家鄉,在(家鄉)工作,我覺得更有意義?!庇谑?,我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回到了家鄉。
主持人:其實基層更需要你,這是我在節目中反復說到的一句話。當然,父母的不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天嬌本身家庭(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好。
劉天嬌:是的。
主持人:之前家里有人生病了。
劉天嬌:我爸媽患有腎結石,做了兩次手術,到現在一直還是要靠藥物治療。
主持人:在國企工作的話一個月大概是有5000元的工資。
劉天嬌:是。
主持人:那”三支一扶”呢?
劉天嬌:只有一千多,1068(元)。
主持人:所以當下家人的不理解真的是情有可原,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天嬌有這樣的一種選擇——希望為家鄉的人民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是希望能成為這一波兒大學生中的逆行者。
劉天嬌:是的。
主持人:其實社會真的需要你們!
劉天嬌:也需要我們廣大的高校畢業生回到自己的家鄉,到家鄉去,到農村去,為家鄉貢獻一份力量。
主持人:最終,天嬌選擇了初心和夢想。(天嬌的)第二次選擇是紅星林場與坪山林場之間的選擇。紅星林場是一個比較大的林場,它的條件相對來說會更好一些。
劉天嬌:是的。提升空間,還有對今后的發展可能會更好。(而)坪山林場是河源市人數最少,經費最少,也是最艱苦、最偏遠的(林場)。
主持人:我們當時開車到(坪山)林場找你了解情況,過了水庫那一段路之后,我們就出現了耳鳴。
劉天嬌:那是高原反應,到那個地方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現象出現。
主持人:坪山林場因為相對來說海拔比較高一些,山上的平均氣溫比鎮上大概要低3(攝氏)度左右。
劉天嬌:是。比縣城、鎮里都要低2到3(攝氏)度,所以我們一年四季(睡覺時)都是蓋著棉被的,棉被從來沒有拆過。
主持人: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你明明已經發展的這么好了, 但你(還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改變,為什么?
劉天嬌:可能是(因為)我們年輕人選擇基層更有激情。另一方面,是響應(國家)號召——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去。
主持人:當你的選擇跟家人間的利益有沖突時,跟家人的期待和希望有沖突時,你還是毅然選擇了哪里更需要你,你就去哪里,(這些選擇會讓你)對家人或多或少有些虧欠吧?
劉天嬌:是的。我以前還是比較(經)?;丶业?,會回家陪一下孩子,現在則是有好多事情,忙都忙不過來。(現在是)偶爾才回去,前天剛好是到縣城辦事我就(抽空)回家坐了五分鐘,看了小孩一眼。
主持人:愛人會抱怨嗎?
劉天嬌:一開始會。有一次,她背著我偷偷坐別人的車上來我們林場。
主持人:嗯,她想你了。
劉天嬌:一直以來她都想著能來我單位看一看我。
主持人:聽說你不愿意(讓她來),你對她來是比較抗拒的。
劉天嬌:我不愿意(她來看我)。她走到半路時,我跟她說你不要來了,你還是回去吧。她說,我現在已經到了離你還有幾公里的地方了,我看見你們林場的公路宣傳牌了。我才轉而對她說,那你上來(林場)吧。后來,她上來(林場)坐了沒有半個鐘,我就把她“趕”回去了。
主持人:為什么?我很不理解。
劉天嬌:我不愿意讓她知道我的工作環境是如何的(艱苦)。后來,她也慢慢地理解(我的工作形式),哪怕我后來不回家,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打電話給她,她也還是挺理解的。
主持人:今天,天嬌跟我們說到了他對在林場工作的執著,也涵蓋了對家人的虧欠。當然,我們還是希望你的家里人能夠更加清楚你工作的意義。
劉天嬌:是的。
—— 宣傳帶3: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是和一群人在奮斗。 【“三支一扶”大學生采訪錄音:我是龍川縣豐稔鎮“三支一扶”大學生彭嘉暉,我叫朱瑋倫,李嘉欣,陳吳浩。今年是我參加“三支一扶”工作的第二年,在基層最大的感受是扶貧工作需要接地氣;學習一時,受用就世;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來解決群眾遇到的實際困難;我為自己能成為一名”三支一扶”大學生而感到自豪。】他們篤定前行,不負韶華,用青春書寫時代篇章?!緞⑻鞁桑喝说囊簧挥幸淮吻啻?。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克麄兙褪恰鶎痈咝.厴I生!
主持人:天嬌今天做為我們節目中“三支一扶”大學生的訪談代表,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但是,(“三支一扶”人員)這個群體是非常龐大的,政府和相關的職能部門為了“三支一扶”工作(更好地開展)一直也在努力著,工作也十分的有成效。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也為各位介紹一下河源市“三支一扶”工作的一些基本情況:在全省率先發文規范了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制度,率先將“三支一扶”人員的工作補貼待遇寫進了人才政策,這些天嬌應該是深有體會的。
劉天嬌:是的。當時我們采取了“六個一”的管理政策:寫一篇工作日記,做一次民情民意調查,寫一篇工作報告等。
主持人:也算是對自己工作的總結,把經驗記載下來分享給更多的人。
劉天嬌:我們大學生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寫成日記,兩年下來,(會讓你)感覺更充實。
主持人:是的。在2016年,河源市委、市政府也制定印發了《河源市促進人才優先發展若干措施》。這個文件規定,對我市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一次性給予兩萬元補貼,更能讓“他們”安心扎根在基層,能夠更好地促進基層留住人才。根據統計,我市“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期滿后留用服務單位在全省是最多的。
劉天嬌:是的。“三支一扶”(服務期滿)后單位留用一批或者聘用一批,這方面在全省我們(河源市)是做的最好的。
主持人:為了讓大家安心留在基層,(省里)出臺了更多的激勵機制。今天節目當中,我們也尋找到了一位非常優秀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彭嘉暉,他目前在龍川縣豐稔鎮人民政府工作。接下來,我們來聯線嘉暉,看看嘉暉在基層工作中有什么困難跟(天嬌)師兄請教。
【電話聯線】主持人:嘉暉,你好。
彭嘉暉:你好。
主持人:這一時刻天嬌師兄已經坐在我的身邊,你有什么問題要向他請教呢?
彭嘉暉:因為(是)第一次向天嬌師兄請教問題,(我)有點緊張,我想請教天嬌師兄幾個問題。我在扶貧辦從事扶貧工作,工作中常會遇到部分貧困戶(因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而不配合工作,為此我煩惱不已。天嬌師兄,您能不能根據您的經驗,為我解答平時您是怎么開展群眾工作的?
主持人:群眾對工作不配合時,我們一般情況下應該如何處理?
彭嘉暉:對。
劉天嬌:嘉暉,一些群眾不太配合工作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看看(了解)他想要處理什么問題,他想要處理的問題你能不能夠解答。如果你自己能夠解答那你就慢慢(耐心)地對他解答;如果你自己解答不了,可以先給他搬張椅子(坐下來)、倒杯水,等到相關領導來時再處理這件事情。
主持人:首先我們要熱情地招待村民,(告訴來訪村民)請您稍等一下,您坐一會,喝口茶,一會兒我們向領導或者同事請教一下。
劉天嬌:當他感受到你熱情地招待他時,那些“等、靠、要”的問題慢慢地可能就化解了。
彭嘉暉:在您的介紹中提到,您的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在偏遠山區里巡山查(護)林,面對孤獨、面對偏遠山區信息號弱,難道您不覺得寂寞嗎?
劉天嬌:孤獨和寂寞那肯定是有的。我一直以來都是從事護林工作,看護的是這片森林,心里面舍不得離開這片森林,總希望自己守護的山林越來越好,山越來越青。相對于個人的那點“私事”——信號弱、見不到人煙,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主持人:因為熱愛,所以耐得住寂寞。
彭嘉暉:我最近也有反思自己跟您的一個差距。我并不怕吃苦,相反我愿意吃苦,愿意留在基層奉獻。但是,像您一樣默默付出,在基層一呆就是八年,我認為我在思想上可能與您的高度還相差很遠,希望您能以一位過來人的身份指點一下我。
主持人:這個問題是如何能在基層把根扎得更牢。
劉天嬌:我之前也有了解過你,你是第一年報了“三支一扶”沒有入選,第二年又再一次報考后入選了。第二年還能再選擇(從事)“三支一扶”工作,那肯定是在第一年困難重重和壓力的情況下,再一次選擇、再一次堅守——到農村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個實屬不容易。不懂就學,多向村民請教,沒有條件我們(可以)創造條件。
主持人:希望嘉暉能夠在基層能夠把工作做的越來越好,越來越細致。再見。
主持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到的那樣:我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積極地投身到基層當中。我相信,當代中國青年一定能夠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
今天節目的尾聲階段,我們也請天嬌跟我們說一下做為青年一代,如何描繪出屬于自己的亮麗青春色彩?
劉天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F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所以,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我們廣大大學生,應該要把自己個人的夢想和國家的號召結合起來,在基層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2019年,我們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全面收官之年。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投入到基層。好的,本期的節目到此結束,感謝聽眾朋友們的收聽,感謝天嬌做客本期節目,再會。
【歌曲】《我們都是追夢人》
我們都是追夢人
千山萬水 奔向天地跑道
你追我趕 風起云涌春潮
海闊天空 敞開溫暖懷抱
我們都是追夢人
在今天 勇敢向未來報到
當明天 幸福向我們問好
最美的風景是擁抱
每次奮斗 拼來了榮耀
我們乘風破浪 舉目高眺
心中力量 不怕萬萬里路遙
再高遠的夢呀也追得到
2020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參評作品推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