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復工復產的加速,如今的街頭人流車流漸漸多了起來,一些服裝店陸續開門營業,因為人流量少,不少實體店店主化身“帶貨主播”,尋找線上銷售渠道。
在市區文明路經營服裝生意的梅子,入行有四五年了。因為是自主經營,在二月初她就開門營業,但是受疫情影響,整個2月份店里的銷售額幾乎為零。
梅子告訴記者,往年在冬春換季的時候,服裝行業都會迎來較好的銷售業績,春款是應季的需要,冬裝通過打折促銷也基本不會積壓。但兩個月來,不管是降價還是特價銷售,業績都始終提不上去。實體店除了人工外,店租、水費、電費等開銷并不會因為沒有生意而不產生,只要開門就要一筆開銷。為了解決沒有客流量的問題,梅子也想了很多辦法,她自己從實體店主化身為“帶貨主播”。
受疫情影響,實體經濟大受沖擊。在這個全民宅家戰“疫”的特殊時期,微商也隨機迎來了短暫的“春天”,顯出生機勃勃的勢頭。河源某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劍群告訴記者,該公司經營有實體店以及微商等多種電商渠道,在疫情期間公司的實體店幾乎完全“癱瘓”,各項業績全靠微商等電商平臺挽救,而這段時間成為微商的人數也增長不少。
全媒體記者:蘇琳琳 朱曉理
編輯:田靜雯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