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我市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連日來,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表示要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堅定制度自信,繼續沿著黨和人民開辟的正確道路前進,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展現河源新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力前行。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市委黨校政治學教研室教師楊天英學習全會精神后表示,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堅定制度自信。
市委黨校主任科員、政治學教研室教師 楊天英:
我們以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到底包括哪些方面,我們這次全會是開創性地從十三個方面來總結,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特色在哪里,我們的優勢在哪里,那么這次全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我們鞏固堅持,我們明白了我們應該堅守鞏固什么,我們還明白了我們應該完善和發展什么,這為我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指明了方向。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全會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全會提出了十三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十三個‘堅持和完善’的決策部署,既有‘路線圖’又有‘時間表’。”河職院大學生崔小聰對此頗有感觸。
河職院大學生 崔小聰:
新中國成立70周年,遍布全國的高鐵網、港珠澳大橋等,這每一個令人振奮的中國制造,都是制度優勢帶來的,如果沒有黨領導的“全國一盤棋”,沒有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很難有所成就。我們青年一代的黃金時期,將始終貫穿于國家“兩個一百年”建設過程當中,理應承擔起更多責任,努力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添磚加瓦。
全會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科員黃锃認為,全會精神為農業農村系統干部職工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科員 黃锃:
結合主題教育找差距、抓落實,聚焦農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我們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具體方法和措施,提升助農惠農強農服務能力,扎扎實實推進特色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各項工作,確保全會的各項部署在農業農村部門落實落細。
在認真學習全會精神后,河源干部群眾紛紛表示,全會對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一系列顯著優勢的全面梳理,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一定能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
和平縣深圳南和產業轉移基地負責人 黃國平:
我們將帶領企業全體職工 ,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不斷把企業做強做大。
河職院電信學院團總支書記 楊日奎:
十九屆四中全會給我們師生足夠的信心,我們對國家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們將通過學習、討論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也有責任、有義務把會議精神,貫穿到學習、工作、生活當中,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全媒體記者:劉戈燕 劉 德 練楚茹 袁志藝 楊一慧 鄒俊欽
編輯:楊 瑩
責編:許志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