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多歲的馮秀珍是東源縣燈塔鎮人,從事月嫂工作已經有近10年了。從最初的初級月嫂到中級、高級月嫂,她服務的家庭遍及深圳、東莞、香港等地,2012年還前往迪拜,用優質服務贏得了客戶的好評,月薪也達到了2萬元。
2013年,馮秀珍放棄前往歐洲工作的機會,回到河源創辦了河源市鴻運家庭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鴻運”),經營家庭服務,同時為河源地區的姐妹們教授專業技能。
與朋友閑聊后對月嫂工作感興趣
2009年,馮秀珍在東莞做保姆。在與一位朋友聊天中得知,他們公司有一位專業月嫂,剛到北京上班月薪就有6800元,穩定后月薪甚至達到近萬元。聽到月嫂這么高工資,而自己一個月的收入只有1300多元,馮秀珍不禁怦然心動。但朋友告訴她,月嫂是要經過專業培訓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通過考試,合格后獲得證書才能上崗。
馮秀珍說:“在聽完朋友的介紹后,我就下決心要當月嫂。”在了解到一家全國品牌的家政公司有月嫂培訓課程時,馮秀珍就去參加月嫂培訓班。經過學習,通過考試,獲得了人社部門頒發的母嬰護理師證,開始了月嫂的工作。
馮秀珍第一個服務對象是東莞市石龍鎮居民,客戶的老婆坐月子,公司派馮秀珍去照顧大人和新生兒。憑著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馮秀珍贏得了客戶的認可,第一次拿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高”月薪4800元。
隨著工作經驗和工作技能的提高,馮秀珍從初級月嫂提升到中級、高級月嫂,月收入也達到萬元。2012年7月,馮秀珍被派到迪拜的華人區,進入了一戶安徽家庭。本來一般月嫂的工作周期大都是一個月到兩個月,可是因為她的優秀服務,這家人一直不讓她走,直到當年12月份,才肯讓她回來。
回鄉創業培訓專業月嫂
2013年,馮秀珍在東莞照顧一位產婦李女士。李女士的媽媽是龍川縣中醫院的一名科室主任,來看女兒時說起請月嫂的事情。李女士媽媽說,有位同事生了對雙胞胎,在河源本地請不到專業的月嫂,從深圳請了一位月嫂,月薪就要1.3萬元。還有一位朋友也生小孩,從東莞請的月嫂,月薪也要9000多元。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馮秀珍想,能不能在河源開一家專業的月嫂培訓公司。當時有客戶請馮秀珍到歐洲做月嫂,月薪3萬元,但她放棄了此次機會,在2013年底,回到河源開始籌辦“鴻運”。從開辦企業到現在,“鴻運”已培育了數千名高技能、高質量的全能月嫂、育嬰師、純手工無痛催乳師、產后修復師、小兒推拿師等各種家政人員,并走進社會、服務家庭。
馮秀珍在為學員授課。
源南鎮欖壩村村民江頓添就是其中一名學員,2014年之前,在家里做全職太太,負責照顧孩子,孩子長大后,想著找一份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此時,在網上看到了“鴻運”的相關信息,于是開始學習月嫂的有關技能、理論知識。學成之后,江頓添分別在東莞,甚至澳大利亞的悉尼等國內外城市工作,月薪從6000元上漲到2.5萬元。2015年10月,江頓添一家買了房子,次年又買了車。她說,在從事家政服務這些年,她的見識廣了,思想發生了改變,胸襟也開闊了。
隨著“鴻運”結業的學員不斷增加,學員們的優質服務在不少顧客中口口相傳,甚至通過外市合作公司成功地輸送了一批“客家月嫂”到澳洲、中東等地。今年,乘著河源市實施“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工作東風,同時也為了更好地開展境外家政服務業務,“鴻運”開通了境外勞務輸出業務,與境外月子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希望更多人通過學習找到高薪工作
當初,通過近半年的培訓工作,馮秀珍發現河源人對月嫂還不是很了解,很多人以為月嫂工作就是以往普通的保姆工作,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所以在招收學員過程中,一些不了解的人說,保姆工作沒有地位,和其他工作相比,要低人一等,所以不愿意學習。
馮秀珍介紹,月嫂在產婦生產后的28天里24小時照顧產婦和嬰兒,不僅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還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愛心。金牌月嫂的身價更是堪比高級白領,收入可觀。馮秀珍希望,河源有意愿從事月嫂職業的姐妹們能夠改變思想觀念,通過學習為自己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編輯:張 穎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