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大文明。隨著我市創文工作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市民主動加入到“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中來。記者走訪部分企業和學校食堂發現,不剩菜、不剩飯已成為大部分人的自覺行為,文明用餐的社會風尚逐漸深入人心。
中午十二點,記者走進河源市皓勤電子有限公司的飯堂,看到現場有志愿者向員工派發文明用餐倡議書,員工們也根據自己所需打飯菜、不浪費食物。
河源市皓勤電子有限公司員工 周惠英:
從走進我們飯堂開始,就可以看到餐桌上還有墻上都有節約的標語,就是為了提醒吃飯的時候要節約,吃多少打多少,不夠吃的話再添。
河源市皓勤電子有限公司員工 程永洪:
節儉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我們吃多少就打多少,基本上跟同事在飯堂吃飯,都可以做到光盤行動。
自2017年建廠以來,該公司積極響應我市“文明餐桌·光盤行動”號召,從優化食堂環境、加強衛生管理和加大宣傳力度等方面,培養員工勤儉節約的健康生活方式。
河源市皓勤電子有限公司管理部經理 徐琳:
通過張貼廣告,形成規章制度,就餐的管理規定,一些提醒標語,效果都非常顯著。之前的潲水桶基本上兩桶還裝不下,到目前為止,一天下來半桶都不到,員工形成了一種自覺的意識。
在田家炳實驗中學,每天12點,學生飯堂就迎來用餐高峰,平時這里有1800多名師生就餐。一個個打飯窗口前,同學們有序排隊,在吃飯過程中,大家基本上都能做到不剩飯菜。
田家炳實驗中學學生 歐佩嫻:
作為學生也知道粒粒皆辛苦,要吃多少打多少,不要浪費食物,因為知道農民的辛苦,一粒米也不容易,今天不太想吃的話,就跟叔叔說點少一點。
田家炳實驗中學飯堂負責人 張建東:
學生們都意識到糧食的重要性,自己能吃多少就點多少。沒有光盤活動之前,我們倒潲水清理生活垃圾,每天200斤左右;經過光盤行動,已經減少到100斤,甚至不夠100斤。
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宣傳,從細節入手,教育引導市民科學飲食、節約用餐,文明用餐的社會風尚逐漸深入人心。
田家炳實驗中學總務處副主任 張祥光:
我們經常向學生們宣傳,我們如何做好“文明用餐 光盤行動”,然后在食堂也做好我們這方面的工作,還有我們志愿者的志愿活動,通過這些來去給同學們營造我們學校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圍,大家都為創文出一份力。
全媒體記者:林 琳 蔣釔氿 練楚茹 鄒俊欽
編輯:張 穎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