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按】
5年前的10月15日,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作家梁曉聲至今還記得其中一個細節。
“時間有限,我們就不休息了吧。年長的同志們若覺坐累了,可以離座去休息休息,為老同志們安排了休息室。老同志們離座時,煩請服務員悉心攙扶一下?!绷暯娇倳浽陂_會的間隙說。
習近平對老同志如此關愛,讓梁曉聲很感慨。他說,“一個喜歡中國古典鐵馬金戈之邊塞詩詞的青年,一個偷偷讀過雨果、托爾斯泰、杰克·倫敦和海明威的青年,大抵總會是那樣的。”
對文學的熱愛,也讓習近平交了很多作家朋友。他們可能有組員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但都曾與習近平談文學、談世界、談未來。與路遙:平凡的窯洞走出不平凡的人
1985年,路遙(左一)在銅川鴨口煤礦作為北京知青,習近平當年到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路遙則是當地的回鄉知青,并且很喜歡結交見多識廣的北京知青。所以那時,習近平和路遙成了朋友。 習近平所在的梁家河離延川縣城約有25公里山路,當年交通不便,只能靠步行。習近平來縣城開會或辦事,晚了回不了梁家河,就會去找路遙長談。
2015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與主持人曹可凡談到熱播劇《平凡的世界》時,還回顧過這段往事:“我跟路遙很熟,當年住過一個窯洞,曾深入交流過。路遙和谷溪他們創辦《山花》的時候,還是寫詩的,不寫小說。”
路遙曾深情地說:“在生活中還是平凡的人、普通的人最多,我寫《平凡的世界》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寫普通人……我是帶著深摯感情來寫中國農民的,我覺得對他們先要有深切的體驗,才能理解他們,寫好他們。”
這種對人民的理解,與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新思想有深刻的相通之處。這也使二人的友誼多年未改。
與賈大山:凌晨三點一起翻鐵門
習近平與病中的賈大山1982年3月,習近平到正定縣任職后,登門拜訪的第一個人就是賈大山。賈大山屬馬,習近平屬蛇。所以賈大山年長11歲,是兄長。
習近平在《憶大山》一文中記錄了當時的情景:“雖然第一次見面,但我們卻像多年不見的朋友,有說不完的話題,表不盡的情誼。臨別時……我勸他留步,他像沒聽見似的。就這樣邊走邊說,竟一直把我送到機關門口?!?/p>
幾天后的一個晚上,賈大山又走進了習近平辦公室。二人開始一邊喝茶抽煙,一邊聊天。茶是最普通的花茶,煙是每包1角5分錢的“荷花”。聊天的內容由遠及近,先是古往今來,國外國內,后來便集中于正定的歷史和現實,以至于分手時已經凌晨三點了。二人實在不忍心打擾門衛。這時,習近平蹲下身去,示意賈大山上去。賈大山只得手把欄桿,小心翼翼地踩上肩膀。習近平緩緩地站起來。賈大山便雙手一撐,噌地一下翻越而過。 以后的日子里,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約見一次。有時是在習近平辦公室,多數是在賈大山家里。兩個人熬夜都是練出來的“功夫”,經常徹夜長談也不覺得累。
1985年5月,習近平要調走了,準備第二天早晨7時乘吉普車離開。因此當天白天交待工作,直忙到半夜才騰出時間約見賈大山。好在這個時間,正是他們最暢快的時光。關于這一次離別,賈大山后來從未提起。倒是在習近平的筆下,有一段清楚的記載:“那個晚上,我們相約相聚,進行了最后一次長談。臨分手時,倆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依依別情,難以言狀。”
1997年2月,賈大山躺在他和習近平無數次會晤的小屋里,已經病得很嚴重了。習近平在探望時,看到此情此景,強作笑顏,佯裝輕松,提議合影。賈大山雖然說著“我這么難看,就不要照相了吧”,但是仍然努力地坐起來,倚靠在被垛上,挺直身子。習近平趕緊湊過去。這也是賈大山最后一張與他人的合影。
與陳慧瑛:年年賀卡飛南北
陳慧瑛
陳慧瑛是散文作家、詩人、教授,1978年至1988年任廈門日報社文藝副刊主任編輯、記者。而習近平是1985年6月從正定到廈門任副市長的。二人的交往也由此開始。
那年冬天,分管文教宣傳工作的習近平來到廈門日報社,問:“陳慧瑛同志在哪里?”有人說是5樓。習近平就噔噔噔地上樓來。見到陳慧瑛以后,習近平很高興地伸出手來,滿面笑容地說:“你就是老陳??!你的報告文學、散文還有散文詩都寫得很好,我很喜歡,你為宣傳特區的人和事做了很多工作?!?/p>
陳慧瑛和習近平簡單聊了一會,發現他非常和藹可親,言談儒雅,很熱愛文學,對古今中外的文學著作非常熟悉。這一點令她十分敬佩。
此后,習近平一有時間就邀請記者、作家、文學青年在一起,談文學、談藝術。他博聞強記、學識淵博,和大家親密無間。大家也從不把他當官員看待。習近平自己也寫詩、隨筆和小說,甚至寫過電影劇本。 1986年初春的一天,時任北京《中國工人》雜志社主編的郭晨從北京到廈門來,和陳慧瑛一起去見習近平。后來,習近平就和郭晨一起創作了一部電影文學劇本,名叫《基督醫生》,分6期連載在1986年5月至6月的《廈門特區文學報》上。
后來,習近平離開廈門,每年的元旦春節,都會給陳慧瑛寄賀卡。正所謂“年年賀卡飛南北”,30多年一如既往。特別是2013年元旦前,陳慧瑛收到了習近平從中南海發出的賀卡信封和彭麗媛親筆題寫的新春賀卡,她的心情十分激動,難以言表。
的確,就如陳慧瑛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習近平不忘故舊,那一種天高地厚的關懷,沒有任何功利,只有人間的至誠。
編輯:楊 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