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素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自2007年12月首次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以來,我市以此為動力,緊緊抓住“圍繞發展抓雙擁,抓好雙擁促發展”的工作主線,著力探索構建“大雙擁”格局,鞏固和發展良好的軍政軍民關系,使全市“雙擁”工作整體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展示廣大退役軍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退伍不褪色、勇于奮斗的時代風采,激發廣大退役軍人的自豪感、榮譽感、責任感,今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首屆“最美退役軍人”評選表彰活動。經過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推薦,根據參評對象所獲榮譽、工作歷程及所作貢獻,經民主考察推選,決定授予趙永才、丘譚安等10人為河源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
現在,讓咱們一起來認識下他們吧!
趙永才
今年91歲的趙永才,1947年1月入伍,在四十四軍一三0師三八九團一營三連服役。
趙永才作戰英勇無畏,舍生忘死,先后在四平戰役中榮立一大功,在天津戰役中榮立一大功、在錦州戰役中榮立二小功、高橋戰斗中榮立一小功和進關一大功(南下二小功)。
戰功卓著,從不居功自傲。1952年10月,趙永才轉業至原河源縣工作,先后在原河源縣保險公司、林業局、外貿局等單位工作,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他從不向組織提要求,總是事事服從安排。
在家庭生活上,與妻子相濡以沫,不離不棄。1999年11月,其妻子因病不能自理,他照顧妻子19年,直至妻子去世。
趙永才深藏功名,甘于奉獻、無私忘我,一輩子清廉自守、克己奉公。他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艱苦奮斗、建功立業;退役后,在平凡的崗位上苦干實干、創造實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默默奉獻,以忠誠勇敢的品格踐行了軍人的無畏風范。
丘譚安
他曾是法卡山收復戰"堅守英雄連"連長,榮立一等功和三等功。
他參加過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以及1981年廣西中越邊境法卡山收復戰,他就是原廣西軍區邊防某部六連連長丘譚安。
現年62歲的丘譚安因戰傷殘早已退役。轉業后,丘譚安先后在東源縣水務局、民政局工作。他始終牢記“為人民,甘愿吃虧,樂于吃苦,勇于獻身”的法卡山精神,永葆軍人本色,勤奮工作,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
近10年來,丘譚安利用休假時間,跑遍廣東、湖南、河南等地區,尋找他所屬連隊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親屬,給他們講述烈士英雄事跡,并送上慰問金。丘譚安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多次主動到單位、學校去作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報告或講座,推動全社會營造更加關愛英雄、崇尚英雄的氛圍。
李福茹
今年57歲的李福茹,1981年10月入伍。1982年,在廣西軍區軍事大比武上,十五個軍事項目他取得了連隊十三項冠軍。1984年1月,李福茹退伍,轉業至紫金縣光榮院任院長。轉業后,他堅持“當兵顯本色、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35年如一日,以“你為祖國盡忠、我替烈士盡孝”為己任,盡情盡心盡力服侍孤老退役軍人、烈屬,讓為中國革命事業、建設新中國作出了貢獻的老兵和烈屬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幸福安度晚年。
李福茹把紫金縣光榮院打理得井井有條,30多年來,該光榮院從未發生任何生產和老人跌倒事故。同時,他還積極鉆研醫術,基本掌握中西醫一般基礎理論及老年常見病預防知識,保證院內老人發生常見病、小病不用住院。
李杭州
李杭州1987年11月入伍,2004年7月轉業到河源市公安局工作,現任河源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支隊長。
李杭州始終保持著軍人的優良作風,嚴格要求自己,凡要求大家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凡不允許做的事情,他帶頭遵守,絕對不做,以此增強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有力地維護了我市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多年來,他帶領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摧毀各類犯罪團伙,抓獲各類嫌疑人,處置各類突發性事件,共協助偵破各類案件400余宗,成功處置各類突發性事件200余起,抓獲各類嫌疑人1900余人,搗毀特大制毒工廠10余個,搗毀涉黃、涉賭、涉毒窩點80余個。在今年“6·10”“6·12”抗洪搶險中共成功救助、轉移被困群眾600余人。他用實際行動踐行“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公安鐵軍精神。
李志青
李志青1994年12月入伍。在部隊期間,他曾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1997年12月退役。
他于1998年10月考入廣東省人民武裝學校人民武裝專業,在校期間學習刻苦,成績優異,于1999年在東源縣船塘鎮武裝部實習時,配合當地警方搜山,將躲藏在山上的殺人逃犯抓獲歸案,事后被省人民武裝學校授予個人三等功,并于2000年6月畢業時被評為優秀干部。
2003年1月,他考取公務員,先后在東源縣船塘鎮政府、澗頭鎮政府工作,現任源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19年2月,李志青在河源東江灣公園河邊跑步時,看到跳江輕生群眾,立即不顧安危跳下水中救起兩名群眾,然后悄然離去。2019年3月,在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和中國文明網評選的“中國好人榜”中,李志青榮獲“中國好人”榮譽稱號。
駱周華
駱周華1994年12月入伍,2002年12月退役?,F自主創業,成立龍川第一家家私城,發展幼兒教育事業,共提供100多個工作崗位。
駱周華心系公益事業,于2014年創立公益服務隊。近年來,他幫助困難群眾達1000多戶,累計投入資金200多萬元,個人捐款超15萬元。
2015年,駱周華號召外出鄉賢籌集善款200多萬元,成立廣東省黃石教育基金會,每年對黃石籍的優秀學子、優秀教師進行獎學獎教,對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在物資、資金上給予幫扶。
駱周華每年組織熱心人士義務獻血,累計獻血量達到40萬毫升,其中他本人獻血量累計超3000毫升。近年來,他為龍川慈善事業累計捐款捐物達30多萬元,參與慈善公益活動累計達2000多小時。
黃海彬
黃海彬,1994年12月入伍,服役云南省某邊防支隊。在服役期間,他刻苦訓練,進行邊境值勤、戰備巡邏,守衛國界,保護邊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防范和打擊沿邊地區各種違法犯罪。
黃海彬1997年12月退伍后參加和平縣公安部門工作,始終以軍人本色嚴格要求自己,先后在和平縣消防中隊、和平縣城鎮派出所、和平縣巡警大隊任職,并于2017年4月調任和平縣古寨派出所任教導員。他始終恪守軍人的信念,維護古寨地區社會治安穩定。
黃海彬對黨、對人民無限熱愛,把滿腔熱忱和全部的心血奉獻給自己所熱愛的公安事業。2017年,偵破梅華村盜竊案;2018年,參與偵破上陵賭博案;2019年,偵破前程村敲詐勒索案。他先后榮獲和平縣優秀公務員稱號3次,先進工作者5次,受到和平縣公安局嘉獎3次。
余妙俊
余妙俊1998年12月入伍,2000年12月復員。余妙俊退役后,保持和發揚軍隊的優良傳統和軍人應有的本色,始終把軍人本色融入到工作中,做到真抓實干、頑強拼搏,敢于擔當。
2013年,余妙俊籌資100萬元,與同村人成立了第一個合作社,以種植、制作、經營茶葉以及當地土特產為主。余妙俊帶領當地村民在大山中開荒100畝,種植茶葉,將原來高山荒地變成年產值達1500萬元的高標準科普示范茶園。目前,已建起示范茶園1200多畝,其中500畝高山茶已通過有機認證。
今年6月10日,連平縣部分地區遭遇特大洪災,余妙俊帶領藍州村民組成搜救小組,在洪水中挨家挨戶轉移被困人員,成功轉移受困村民35人。
鐘宇洋
鐘宇洋于1998年12月入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41集團軍歷任戰士、班長。在部隊服役期間兩次榮立三等功,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兩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一次被評為“學雷鋒先進個人”。
現任廣東綠然燈塔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鐘宇洋,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其創辦的合作社曾獲省級表彰。目前,該公司投資6.6億元籌建的粵東北地區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被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河源市農業龍頭企業。
2016—2018年,他所在的集團公司被廣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為“脫貧攻堅工作突出貢獻集體單位”。鐘宇洋熱心慈善事業,每年組織員工到貧困地區扶貧捐助、開展助學活動,為敬老院、傷殘軍人、困難退役軍人家庭捐款捐物。據統計,近年來,他捐贈物款達200萬元以上。
肖佳華
肖佳華2002年11月入伍,在廣東省武警總隊肇慶武警支隊服役。2004月12月,退伍的他轉業至原河源市源城區國土資源分局工作,現任源城區退伍軍人志愿者服務隊隊長。
肖佳華始終保持軍人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他結合退伍軍人志愿者服務隊的隊員特點,積極幫助退伍軍人創業、慰問退伍軍人家屬、關心關愛特困退伍軍人、抗戰老兵,積極參加搶險救災等志愿服務。
今年6月12日,連平縣遭遇強降雨,群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肖佳華立即組織退役軍人志愿者捐款捐物,采購物資,連夜裝車,帶領40多人前往連平縣內莞鎮顯村村、莞中村、大陂村,為受災村民送上生活必需品,并幫助當地村民清理道路上的淤泥垃圾,受到當地政府群眾的一致好評。
編輯:田靜雯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