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是生態發展的血液供給,水環境問題直接關系到生態河源的發展。今天的《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系列報道就跟“水”有關。為了進一步守護好河源的碧水清流,我市今年積極探索全民護河新模式,成立河湖志愿者協會,聘任民間河長,啟動了東江支流全民保潔行動,織密水環境保護網。
河源市地跨東江、韓江和北江水系,境內河流眾多,其中屬東江流域面積13794平方公里,目前全市共設立河長8876人,除了這8000多位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的“河長”外,“民間河長”也是參與河湖管護的重要社會力量,是參與保護母親河行動、助力河長制的生力軍。
“民間河長”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熱心公益、用行動呵護母親河的志愿者,他們的名字里藏著初心——讓溪流河湖碧水長青。只要一有空,他們便穿上藍色馬甲,三三兩兩組成巡河小分隊,每周會不定期巡河兩次,常常一走就是四五公里。不過,巡河可不是簡單地走走看看,河道有沒有漂浮物,有沒有非法排污口,有沒有破壞河堤的現象,水質是否變差,這些都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河源民間河長項目發起人肖瑋:
一個就是沿我們東江,或者是東江支流這些進行巡河,對這些水面進行拍照,有沒有一些水上的漂浮物,這些要拍照;第二個就是檢查這些水體,是否有黑臭水體,是否有異味;第三個我們做一個巡河的筆記;第四個如果我們發現有異常的問題的話,我們會在智慧河長APP里面進行這個舉報。
肖瑋,是土生土長的河源人,更是一名河流守護者。為了讓河流回歸到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的最初模樣,他義無反顧地發起了民間河長項目,動員身邊人一起參加到清潔河道衛生的凈灘工作。
河源民間河長項目發起人肖瑋:
我們民間河長這個隊伍,從剛開始成立的30來個人,36個,到現在316個,我們這個河小青,從過去的團市委那邊接過來的1200多(會員),到現在6542個人。隊伍不斷地發展,這是我們河源人民對家鄉河保護的這種熱情
從2018年9月“民間河長”項目落地至今,“民間河長”帶領志愿者開展了常規巡河4286次,有力推動了該項目從“有名”到“有實”的轉變,他們在東江支流沿岸47個鄉村開展河流保護宣傳、市區社區公益宣傳68場,發放各類宣傳單張4.5萬冊,凈灘撿拾垃圾超過81.3噸,足跡遍布東江112條支流和萬綠湖周邊61個鄉村支流,巡河反饋雜物漂浮、污水直排、護岸損毀等問題127個,跟蹤解決116個。只有人民群眾參與河流湖庫管理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不斷增強,全民參與管水、治水、護水的社會氛圍才會日漸濃厚。
河湖保護志愿者協會會員 黃麗平:
要讓村民了解環保意識,不要把垃圾扔在那個小溝、小河里,因為一下雨那些水還是會流到東江,那些垃圾也會帶到東江,讓他們提高這個環保意識,讓他成為我們的監督員,發現有什么情況,可以打電話舉報、投訴
河源民間河長項目發起人肖瑋:
有這么一句話,問題是在水里,根源還是在岸上,治理還是靠人心。所以我覺得通過廣大人民群眾的這個參與,發動,讓大家都來,一起保護我們的家鄉河。更多地發展這個民間河長,我們會發展擴至到所在縣、鄉鎮乃至我們的這個農村,我們會繼續發展我們的河流守望者。
全媒體記者:饒榮盛 王 猛
編輯:田靜雯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