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佳節,首先要祝觀眾朋友節日快樂,闔家幸福!中秋節吃月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日前,源西街道新江三路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舉辦了“巧手做月餅,共話鄰里情”的主題活動。來看記者報道。
當天記者來到新江三路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時,工作人員正耐心細致地向社區居民講解手工冰皮月餅的制作過程,和面團、備餡料、放入模具、裝好成型,社區居民們還把面團揉在一起作為冰皮,一個個象征著闔家團圓的冰皮月餅就在那一雙雙巧手下誕生。不少居民表示,大家一起做月餅,不僅加深了鄰里的感情,更讓大家體會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市民 曾女士
以前窮,我們買不起月餅,就會想到買月光餅,這個月餅模型像我們兒時吃的月光餅,說實在話,今天感覺幸福。
市民 李女士
吃了我們的月餅,中秋節快樂,吃了我們的月餅,越開心越美麗。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這句詩說的就是月餅了。在中國有著悠久歷史的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征著團圓和睦。不過,早在古代,月餅是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經過時間推移,才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說,這個習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月餅口味也豐富多彩,相對傳統月餅一成不變的味道,以冰皮月餅為代表的非傳統月餅在口感上更加香醇、也更美味,更符合現代人對美食與時俱進的追求。而舉辦這樣的活動,就是為了能夠讓社區居民在歡度傳統節日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營造出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
全媒體記者:饒榮盛 廖璐 呂彥羲(實習)
編輯:楊瑩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