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連日來,我市各地舉行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喜迎中秋佳節,進一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喜慶的節日氛圍。
共建文明社區,共度中秋佳節。日前,由市文明辦指導、源城區東埔街道建設大道社區居委會主辦的“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鄰里緣·社區情”文藝演出活動走進長城世紀華府小區。活動中,舞蹈、獨唱、旗袍秀、鄰里廚藝展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輪番上演,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駐足觀看和踴躍參與。
社區居民 羅燕:
這個活動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有節日氣氛,往年小區沒有搞過這種活動,這次好多人,而且大家還做了美食,還去表演,還有各界人士的愛心付出,我就覺得特別溫暖。
此次活動作為我市今年創文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節日氛圍。
河源市好孝心志愿者服務隊隊長葉偉東
這次活動融入了創文的元素,比如大家一起朗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市民公約,還有我們創文的有獎問答,目的就是讓我們社區居民能夠真正融入到河源創文的活動中來,讓我們鄰里更加和睦。
昨晚,以“環保彩燈映圓月·低碳綠色迎中秋”為主題的2019年河源市污染源普查暨環境保護燈謎節公益活動在市區堅基購物中心舉行。
現場活動精彩紛呈,“樂猜燈謎”、“環保互動游戲”、“月餅盒回收行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市民在互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熏陶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環保意識。
市民 崔女士:
我剛才看了幾個好多都是跟環保有關系的,那邊也有環保的宣傳,我們要保護環境、從自身做起。
市民 藍先生:
挺好的、很多人參與、挺熱鬧的,可以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鼓勵大家一起參與。
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會長胡青松:
希望通過結合我們傳統節日,來吸引和引導廣大市民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當中來,同時也普及環境保護知識,讓我們河源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今天上午,市博物館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千里共嬋娟”中秋節繪畫手工活動,通過講解中秋佳節的來歷、傳統習俗等知識,以及手工繪畫等方式,進一步加深孩子們對傳統節日的認識。
學生 江安露:
趁著這個活動,我更加了解了中秋節的來源,以及它背后的歷史故事,而且在繪畫的過程中,對藝術、審美有了更高的提升,也讓我從中感受到了快樂。
主講老師 嚴麗庭:
這次一個關于中秋節的繪畫活動,主要是講嫦娥奔月的故事,組織小朋友們繪畫,認識這個節日之外,還提高他們動手能力,小朋友都很積極參與。
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象征著團圓和美滿。在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的今天,作為中秋文化載體之一的月餅,其存在感仍舊強烈。不少市民更用自制月餅的形式,傳承和發揚中秋文化。
記者來到市民包女士家里時,她們已經忙碌起來,在備齊制作月餅所需材料之后,一家人開始其樂融融地制作起月餅來。和面、稱重、搟皮、包餡、壓模、烘烤,制作月餅的每一個環節,她們都做得非常專注。隨著香味從烤箱中飄出,手工月餅就正式出爐了。
市民包女士:
自己做月餅,可以根據自己家里人的狀況、口味、喜好選擇做適合家里人吃的,也會送給親朋好友,就是讓他們在吃的時候能感受到家里人的情意,希望我們大家都團團圓圓的,共度美好佳節。
中秋吃月餅,既是對傳統民俗的傳承,也是人情溫暖的回歸。手工月餅的包裝、制作、賣相可能不夠氣派、高端,但卻更能喚醒人們的鄉情和鄉愁,也正契合了尊重文化、回歸傳統、凝聚親情的中秋文化。
全媒體記者:邱權亮 楊一慧 江悅北 袁志藝 黃柯盛
通訊員:張勇波
編輯:楊瑩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