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教師節
在河北有這樣一位老師
他教書育人的身影
不僅出現在三尺講臺上
還常常會出現在太行山深處
習近平總書記稱他是
“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
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這位老師究竟是誰?
他為什么會把學生們
都“趕”到田間地頭去?
太行山區的百姓又是怎樣評價他的?
太行山區的特產
有“富崗”蘋果
“漿水”板栗
和“綠嶺”核桃
提到這些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老師
他的名字叫李保國
在太行山的深處
最不缺的就是大石頭
最缺的就是土地
這兒的土層薄、不涵水
在過去老百姓想填飽肚子都難
更別說致富了
看著這一座座“石頭山”
李保國來了“杠頭”勁兒
他和學校課題組的同事們起早貪黑
跑遍了山上的溝溝壑壑
大家調研后
覺得爆破整地方法
在改善太行山土質方面大有可為
前南峪村就用了這個方法
把大石頭炸碎
把碎石頭壘成墻
在墻里面培上土
處理過后
土加厚了,水留住了
樹木的成活率
從原來的10%提高到了90%
在此基礎上
李保國便開始引導前南峪村的農民種板栗
幾年下來
這里不僅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還成了“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之一
從前南峪村開始
李保國就把“家”安在了太行山區
1996年
太行山深處的崗底村
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洪災后
變得一片狼藉
李保國作為科技扶貧工作組專家
馬上奔赴現場
在崗底的大山間
一腳石子一腳泥地摸查災情
看著這一切
李保國對鄉親們說
他見不得老百姓受窮
一定會幫大家伙兒
李保國經常帶他的學生起早貪黑
鉆這個溝,鉆那個溝
越是刮風的時候越上山
越是下雨的時候越上山
研究他的項目
他自己這樣做
同時他要求他的學生也這樣做
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說,人家是大學教授
都為咱崗底這樣干
我們崗底人要感激他!
當時
崗底村的蘋果產量低、質量差
李保國就想要通過科技幫助老百姓致富
他說:“老百姓需要啥,就研究啥。”
于是
李保國潛心研究出
128道蘋果標準化生產管理工序
并在崗底村推廣
讓這里的蘋果賣出了“天價”
一個優質果甚至能賣到100塊錢
僅蘋果種植這一項
崗底村村民人均年收入
就從不足百元達到了3萬多元
為了能讓學生們更好地學習實踐
李保國把大批學生
“趕”到田間地頭去
他說:
“搞科研就要像農民種地一樣,
春播秋收,腳踏實地。
扎不進泥土地,就長不成棟梁材。”
2016年4月10日
李保國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
永遠離開了他的家人
他的學生
他的太行山里的鄉親們……
編輯:楊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