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食物而聚,灶火燃起,香氣彌漫,空氣中熟悉的食材味道,喚醒深處的記憶。鴻雁傳書,寄情,思人。有道“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鴻雁,與天鵝同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體態輕盈,古時深受詩人喜愛,常用作意象表達。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由于其營養價值高,近些年才開放雁苗養殖,但需經嚴格的國家專項立法批準劃區域原生態馴養方可。河源市紫金縣義容鎮,就有一個大雁馴養基地。
義容鎮,地勢北高山低,東南部為半丘陵,北部屬山區,其內有水庫,樹林茂盛,鴻雁養殖需采取完全放養的方式,保證廣闊的水域面積和山野自由活動場所。
下午,天鴻雁莊的老板黃宇來到鴻雁基地,從中坑水庫流淌而成的水域,陽光粼粼,鴻雁在水里來回游趟。
沿著粗糲的石紋斜坡,喂養的大叔灑下原顆玉米粒,另一車鮮草正在來的路上,伴著坑洼的水泥路,黃宇拿起鮮草,撒在了斜坡上,雁的食料就是天然的玉米和鮮草,其豐富的植物蛋白讓鴻雁的肉質脆嫩,不腥,正是店里用雁肉做湯不需另放姜蒜配菜調味的秘訣。
好看的鴻雁聞到食料的香氣,從水里游蕩到斜坡,開始進食。夕陽,兩岸青山、翠綠的樹林,鴻雁劃過的漣漪消了又起。
我國《本草綱目》《日華本草》《千金食治》《隨息居飲食譜》等十多部藥典、食譜均有記載,雁血補五臟,雁肉性味甘平,有活血祛濕、清熱解毒、去風濕,等功效。
雁肉不僅營養價值極高,其口感絕對稱得上肉中之王。
黃宇的餐館招牌菜便是大雁,在旺源路一眾餐館里,天鴻雁莊的紅色字體顯得樸實,從店門入,四層樓高。目前,雁有四種做法,黃宇今天打算露兩手,做兩道招牌菜給客人嘗嘗。
將脫毛后的大雁取出,露出其精瘦的軀體,雁肉脂肪含量低,其不飽和脂肪酸及亞麻酸含量遠高于其他同類,是全價優質蛋白的絕佳食材。由于其體積較大,骨頭堅韌,切雁非常講究刀工和耐心,熟手的師傅必須從脖子處開始切割、再到雙腳,按關節分解腿部,對半切開時,得用上巧勁和力氣,按部位,雁肉已裝好在盆子。
鴻雁生煲湯,這是一道完美詮釋雁肉品質的菜品。倒入兩大瓶農夫山泉水,再倒入大雁肉,搭配野生土茯苓,撒上少許鹽,便可蓋上蓋子、開火清煲30分鐘。
這時候就可準備另一道,讓人唇齒生香的菜----砂鍋燜雁,配菜只有姜蒜,調料也只放鹽、生抽、蠔油。鍋內起火,倒油,鏟子攪拌熱油,噼啪的油聲起、放入大雁肉用中火翻炒,直至肉汁析出,控干水分,這一步非常關鍵,經過20分鐘的翻炒,雁肉呈現出誘人的金黃即可出鍋。洗鍋,再次倒油,放入姜塊倒下雁肉繼續翻炒,后放入生抽、蠔油,烹入清水裝至砂鍋生燜30分鐘, 析出汁液的雁肉肌理收緊,嚼勁彈口,翻炒的肉香十分迷人,30分鐘后,放大段的蒜苗翻炒就可出鍋。
鴻雁的烹飪,就是與時間的相處,它的骨頭中空卻十分強韌,肉質緊實。打開鴻雁生煲湯,青綠的色澤,香味純粹,一口湯,鮮甜,不加醬料的雁肉,在口齒攪拌中彌散,野味濃郁。砂鍋燜雁,肉質呈棕黃色澤,夾起一塊,在口里溢出豐盛的美妙感,細膩而脆的肉質,風味獨特。
一日三餐,四季衣裳,食材的煙火一起,人就聚起來,餐桌上大快朵頤,好不歡樂。讓好食材,在城市的一隅燈火中有憩息之地,借由食物,人和人,緊緊依靠一起。
編輯:劉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