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節假日和周末;沒有空調沒有暖氣;披星戴月趕工,日夜與揚塵作伴,這樣的工作,電視機前的觀眾是否能夠堅持和承擔?想必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猶豫和拒絕的。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工程人”——歐克逸,他每天就工作在這種環境之中。
早上九點半,歐克逸就在工地上忙碌開了。作為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有限公司的工程組副組長,該項目建設期間現場的安全管理、質量管理、進度管理及組織協調都是他的主要日常工作。
這個80后的小伙子,長期堅守在農批項目工地一線,為了更全面的做好工作,他主動申請吃住在工地板房,充當起了“機動部隊”。項目建設7年來,農批工地上哪里有施工,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河源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有限公司工程組副組長 歐克逸:
因為工程管理不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施工單位什么時候開工,工程管理人員就要到位,全過程跟蹤,對工程質量、進度、安全都有保障,都可以把握住,我是自告奮勇留下來的。
因為吃住都在工地,歐克逸只有在空閑的周末才能抽一天時間,回家看望家人。最忙碌的時候一個月都沒能回家,只靠電話和家里聯絡。當小孩在電話里面問他,爸爸什么時候才能回來,他覺得有點心酸,但是為了項目工程他只能舍小家顧大家。
河源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有限公司工程組副組長 歐克逸:
因為長年不在家,無法照顧家庭,只能跟他們溝通說,做這個這么大民生工程,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難得的,而且這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機會,也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很難遇到的,所以我想把它做好。
在歐克逸眼里,安全重于泰山,七年來日復一日他堅持勤巡查,發現隱患及時排除。土石方工程建設最怕遇到雨天,每逢雨季,特別是遇到特大暴雨時,他總是踏著泥濘到工地現場察看巡視。
然而,歐克逸并不是學土木工程專業的,沒有較高的學歷,也沒有豐富的工程施工管理經驗。在這個崗位上扎根7年,從前輩身邊的“小跟班”變成一名能夠獨擋一面的工程管理人員,靠的是他不斷學習和積累,不斷拼搏和突破自我。這些年他先后取得了工程安全員、二級建造師、市政路橋施工工程師等職稱,為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河源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 江國安:
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能夠扎下根來,在工地長期戰斗在一線,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能夠6、7年如一日扎根在基層、在一線,不管是分內還是分外的工作都能夠做好,我覺得歐克逸同志是守住了初心,牢記了使命。
全媒體記者:張煒聰 朱曉理 鄧家榮(實習)
編輯:楊瑩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