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與河源人文相親、山水相連,從2013年就結成全面對口幫扶關系,2017年深圳對口幫扶河源進入新一輪階段。如今,深圳從產業和民生入手,為河源打造粵東西北首個國家級綜合型孵化基地,并通過“以點帶面”的模式,把深圳優質的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引入河源,帶動河源發展。
位于河源高新區的深河金地創谷園區,剛入駐的廣東新凌嘉新能源公司正在布置實驗室。作為一家河源的本土企業,公司負責人表示,深河金地創谷匯聚了產業上下游資源和研發機構,為企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平臺。
廣東新凌嘉新能源公司負責人 丁安莉:
客戶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研發人員也可以有相互之間的一個交流,可以相互之間有一個碰撞,這樣的話可以研發出更好的一些產品出來。
作為深圳對口幫扶河源重點項目,深河金地創谷園區自去年底正式營運,目前已經有廣東省研究院河源研究院、深圳大學研究院、廣東工業大學協同創新研究院等產學研平臺入駐園區。
深圳金地集團產業管理中心負責人 潘游江:
打造一個聚集的載體,后期我們也是希望能夠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河源高新區優勢產業,相關的一些高新技術,一些科技成果,成為一個承接的載體,把這里打造成一個成果交易中心和技術研發中心。
【記者現場】
在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河源的工作當中,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也是幫扶的重要內容,在我身后這座嶄新的學校,就是由深圳集中1億元資金援建的,這所學校不僅為當地提供了優質的三千個初中學位,同時還引入了深圳中學管理辦學。
坐落在東江邊的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于2018年九月正式開學,學校不僅有著一流的硬件設施,在教育理念和管理上,直接傳承深圳中學的經驗。學校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開設體育、藝術、學術等3大類52個社團。
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社團負責教師 劉宇:
我們的目標就是把學生培養成為他們終生發展有益的這樣一個課程,也是符合我們多元的智力、理論全面育人的這樣一個培養目標。
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學生 謝沛珊:
老師是以那種激勵式的方式,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習,更多的是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
深圳中學除了選派優秀管理團隊到深河中學,深河中學的教師,還到深圳中學進行跟崗學習。
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教師 黃思凡:
我們會把自己的所學,繼續傳播給我們的學生,所以這種模式我覺得非常有幫助的。
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校長 李芳勝:
通過在招聘老師、招生學生、課程設置和學生發展平臺這些方面,傳承深圳中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目標是把這個學校打造成為河源第一,廣東一流的窗口示范學校。
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社會民生組組長 蓋風梓:
我們以深河人民醫院和深河中學為重要抓手,引進深圳的優質資源,打造幫扶的樣板工程,通過這種以點帶面,來示范性地推動河源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
深圳臺 河源臺
編輯:楊瑩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