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項目,市民們在歡樂中追尋、傳承傳統文化。
五月五過端午,劃龍舟敲大鼓,今天上午,和平縣林寨鎮石江村的村民齊聚浰江河兩旁,觀看龍舟表演賽慶端午佳節。
和平臺記者 陳迄雄:
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位于林寨鎮車頭自然村的浰江河旁,今天是端午節,自清咸豐十年成立龍舟會以來,每年在這個節日,村子都會舉行龍舟比賽,至今已有160年歷史,通過鏡頭我們可以看見,原本平靜的浰江河已經沸騰起來了,林寨鎮的村民們齊聚這里,為兩只龍舟隊加油鼓勁。
在活動現場,隊員們齊心協力、揮槳劃水、奮力爭先,岸上觀眾的吶喊助威聲也一浪高過一浪,浰江河畔熱鬧非凡。
觀眾:
今天是傳統的端午節,大家在一起相聚,挺開心的,為了看這個活動,昨天晚上一家人在河源特地趕回來,也讓孩子可以感受到咱們傳統的龍舟文化。
小朋友:
我喜歡紅色車頭隊的,因為他們在往上游劃的時候比較鼓足干勁,比較有力,那種團結一致的精神吸引了我。
和平縣民俗文化研究會會長 陳仰天:
第一傳承文化歷史,第二打造鄉村旅游還有建設美麗鄉村都是結合在一起的,龍舟賽有拼搏的精神,激勵我們奮發向上,既是我們體育活動的一種,又是體現我們林寨人精神風貌的一種現象。
端午節,除了賽龍舟當然也少不了吃粽子的習俗。
記者來到東源縣新港鎮安源新村村民黃阿姨家里時,她正準備包粽子的材料。一切準備妥當后,只見她靈巧的雙手上下翻飛,捋粽葉、做漏斗狀、填材料、壓緊實、封口、扎捆,一個個粽子迅速成型。
黃阿姨說她家的粽子是灰水作的,外面市場、超市很多粽子都用堿水制作,吃不出那種特殊的香味,因此她堅持采用柴火煮粽子已經有10多年了。
村民 黃姨:
一大早要洗米,洗好就放材料,把灰水放進去攪拌,然后把眉豆、香菇、豬肉炒熟,放一起然后就開始包。
看著黃阿姨包的粽子越來越多,記者也學著包起來。
記者 李莎:
經過阿姨的一番指導,我這個粽子也算是終于完成了??梢钥闯稣麄€形狀是非常奇怪的,像我右手邊的這個粽子是阿姨自己包的,可以看出是非常漂亮的,有棱有角。那其實,我覺得在端午節包粽子,這個傳統手藝不能忘記的,希望我們年輕的一代也能動手學起來,將文化傳承下去。
經過2個多小時的蒸煮,粽子出鍋了。剝開粽葉,色澤金黃,吃起來既柔韌又不粘牙,滿口留香。黃阿姨說,每到端午節,不少鄰居和親朋好友都會聚在一起吃粽子,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河源臺記者:李 莎 鄒俊欽
和平臺記者 陳迄雄 李陽芳 徐梨梨 黃裔宸
編輯:田靜雯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