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戴香包、掛艾蒿、劃龍舟等流傳千年的端午習俗如今已成為全國人民喜迎端午的共同方式,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說到粽子
小編又有選擇困難癥了
來說說河源人最常吃的兩種:
客家灰水粽、咸肉粽
愛吃肉的小編,選擇咸肉粽~
你呢?
讀先賢故事、賞民俗表演、制糯粽香囊、品傳統風味……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又逢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十周年,我市各單位、各街道、各社區、各學校紛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文化活動,讓市民暢享節日精神大餐,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源城區舉辦端午節傳承民俗活動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留給后人的,不僅是端午節習俗,還有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精神。
源城端午文藝表演
昨日,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源城區在中山廣場舉辦“粽情端午·最美槎城”2019年端午節傳承民俗活動,傳讀屈原遺志,唱響客家古音。
源城市民開心品嘗粽子
詩歌朗誦《一聲嘆息》《離騷》,客家山歌對唱《創建文明新源城》《呵海一聲歌成河》,民歌獨唱《多彩的萬綠湖》《共圓中國夢》等節目輪番上演,為市民奉上集古樸風雅與現代靈動于一體的視聽盛宴。在優美激昂的朗讀聲與歌唱聲中,市民深深感受到端午文化和屈原的愛國精神?;顒舆€與現場觀眾展開互動,通過問答方式傳承傳統文化,寓教于樂,深受市民群眾歡迎。市民在現場免費品嘗香粽,眾人齊聚一堂歡享節日。
社區開展活動關愛獨居老人、殘疾人
近日,
我市各街道各社區紛紛組織了
豐富多彩的迎端午活動,
吸引了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
昨日,雙下路社區組織黨員群眾和志愿者一起在轄區小公園開展了包粽子迎端午活動。當天上午,社區工作人員早早就將準備好的粽葉、糯米、繩子等必備材料擺在小公園的桌子上,邀請附近群眾一起包粽子,并手把手教不會包的群眾,讓大家一齊感受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在交流中增進了鄰里間的感情。該活動的負責人介紹,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社區開展這種民俗傳承活動,不僅能實現資源共享,更是傳承習俗,了解端午節的知識。
社區給老人送粽子
今日,源西街道新港路南社區開展了“2019‘我們的節日’——品味端午傳承文化”活動。上午9時,源西社工站、源西關工委、新港路南社區居委會的志愿者以及當地的熱心居民齊聚一堂,興致勃勃地包著粽子。并在隨后將包好的粽子分別送到社區獨居老人、殘疾人以及低保戶家中,為他們送上節日的問候與祝福,和他們共度端午節。源西社工站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此次活動除了傳承習俗外,更是想要借助端午節這個契機幫助社區居民與社區的殘疾人、獨居老人以及低保戶建立聯系,以便在平時給他們多點關懷和幫助,營造社區溫暖和諧的氛圍。
各中小學多形式開展端午節活動
我市各中小學通過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教育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你看,粽葉里的糯米不要放太滿,輕輕這樣一裹,粽子就包好了?!?日,市一中八年級(10)班正開展“弘揚端午文化·傳我濃情粽香”主題親子活動。記者在現場看到,糯米、粽葉、繩子等包粽子的必備材料被整齊地擺上桌,學生一邊聽著家長介紹包粽子的方法,一邊專注地學習包粽子的技巧。老師、學生和家長一同包著粽子,了解端午節的民俗起源,現場氛圍溫馨融洽。通過開展端午節系列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同時也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散發出的濃郁文化氣息。
“‘路漫漫其修遠兮’下一句是‘吾將上下而求索’,來自屈原的《離騷》?!薄岸宋绻澥侵袊讉€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薄百慅堉?、包粽子、飲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習俗”……
近日,市二小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教育、節日文化和學校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組織開展主題班會課、“端午我知道”班級知識競賽、巧手編織“五彩龍”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節日的認識,讓學生了解端午節里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和留存著的獨特文化記憶。
昨日,源城區黃子洞小學邀請了部分家長和學生開展“粽子飄香·端午傳情”為主題的親子活動。
在活動現場,家人和老師邊教孩子們包粽子,邊講述端午節日的由來,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今日,江東新區古竹中心小學組織了“弘揚端午文化 傳我濃情粽香”主題活動?!鞍讶~子稍微對折,這樣它們就自然粘合在一起了,像這樣把粽子變成一個圓錐形,接著放糯米.……”家長一邊包粽子一邊為學生們解說。孩子們現學現做,手上粽葉舞動,放糯米、包棕葉、扎粽繩,一個個可愛、鮮嫩的粽子就這樣誕生了。盡管孩子們包的粽子不夠完美,但大家都非常認真地參與活動,并為自己的作品感到開心與滿意。包粽子活動開始前,學校各班主任為同學們講解了端午節的起源和屈原忠君愛國的故事,對在場的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除了市一中、市二小、古竹中心小學、源城區黃子洞小學,我市其他學校也紛紛根據實際,以家國情懷、愛國主義為主題,組織開展節日民俗、詩文朗誦會、親子實踐活動、主題班隊會、手抄報評比等活動。
市三小班會課上,學生和家長一起拼龍舟積木
普及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和意義,拓展端午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進一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歌頌盛世中華,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充分享受傳統文化帶來的快樂。
編輯:田靜雯
責編:黃偉發